Changelog
Weekly
直到现在,我还在尝试属于自己的可能,虽然我还无法给出正确答案,可至少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不是下述几种:
「夸夸报」
夸夸报,顾名思义,受早起互联网的夸夸群启发,以月报的形式发布。
上半部分相对固定,关注社会时事、社交媒体、阅读、播客与生产力;下半部分会有自己对生活的一些体会与理解,主张断舍离、多快好省,争取定期走出「舒适圈」、「同温层」。其大部分内容为夸奖自己最近一个月的成就,算得上一个款非常自恋的月报。
坚持对宏大叙事保持质疑,对个体的声音侧耳倾听。首期见 夸夸月报,显然这是个只实行了一个月的烂尾想法。所以不会再有第二期。
「Loghub」
你可以从第一期中发现其中的大部分问题:「陈词滥调」、「信息茧房」。因为大量的信息整合于 telegram,如果按月发布,那可就太长了,所以此时月报提升为了周报。
浪费精力是小事,周报慢慢退化为了永远不会再看第二次的 Saved Messages,这在我接入 rss-to-telegram-bot 后达到了巅峰,直接导致了我放弃再写周报的想法。
短短几天,我的数字花园就成为了别人的垃圾场,内容虽然包含万象,但只是毫无意义的堆砌,缺少审查和筛选,非常 Mess。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 用例,笔记不应该由自动化全面接入,思考不应该是如此机械、廉价的事情。
不再用人生纪年法作为周报标题
一直以来我都用命令行 https://github.com/bGZo/life-progress 记录自己的人生进度。
但我发现这个数字不会对除了自己的任何人有帮助,反而会拖垮移动端的浏览体验,好端端的标题被无端的数字挤为两行。
另一方面,我想要将周报的一些内容非激进的内容同步到博客园,如果能有一些人看,那可就太好了。
所以,还是决定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