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 续期的 5 种方案 - 苏三说技术
前言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看似简单却让无数开发者栽跟头的问题——Token 续期。
你以为 Token 续期只是重置时间?90% 的系统安全漏洞由此而生!
当用户正在提交重要表单时突然跳转到登录页面,或者系统在高峰期因 Token 并发刷新而崩溃,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 Token 续期策略设计不当。
一、Token 续期的本质
Token 续期不是简单的时间重置,而是安全、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的三方博弈。
我们先看一个典型事故:
这种实现会导致:
- 用户操作中断(Token 突然过期)
- 安全风险(旧 Token 继续有效)
- 并发问题(多个请求同时触发刷新)
Token 续期的三大核心问题
- 何时续期:提前多久刷新最合理?
- 如何续期:单 Token 还是双 Token?有状态还是无状态?
- 安全防控:如何防止令牌劫持和并发风暴? 下面我跟大家一起聊聊工作中最常用的 5 种主流方案,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二、单 Token 方案
2.1 基础实现与致命缺陷
三大致命缺陷:
- 旧 Token 在有效期内依然可用(安全黑洞)
- 多个请求同时触发刷新会导致多个有效 Token 并存(并发灾难)
- 无法强制下线用户(状态失控)
2.2 黑名单优化方案
代码实现:
适用场景:
- 内部低安全系统
- 短期活动页面
- 快速原型开发
三、双 Token 方案
3.1 核心架构设计
3.2 安全增强:三验证机制
3.3 并发控制:分布式锁方案
适用场景:
- 金融系统
- 电商平台
- 企业级应用
四、自动续期方案
4.1 拦截器 + 滑动窗口
智能阈值计算:
4.2 Redis 缓存续期方案
4.3 Gateway 全局过滤器方案
适用场景:
- 微服务架构
- 前后端分离应用
- 高并发用户系统
五、分布式环境特殊挑战
5.1 多设备会话管理
设备冲突解决方案:
5.2 跨服务令牌验证
六、五大方案对比
七、方案如何选型?
八、最佳实践与避坑指南
8.1 安全黄金法则
- \n 令牌时效控制:\n\nAccess Token ≤ 30 分钟\nRefresh Token ≤ 7 天(需配合刷新次数限制)\n\n
- Access Token ≤ 30 分钟
- Refresh Token ≤ 7 天(需配合刷新次数限制)
- \n 敏感操作二次认证:\n 令牌时效控制:
- Access Token ≤ 30 分钟
- Refresh Token ≤ 7 天(需配合刷新次数限制) 敏感操作二次认证:
8.2 性能优化关键
- 异步刷新队列:
- 本地缓存验证:
8.3 十大避坑指南
- 永远不要用长有效期的 Access Token
- Refresh Token 必须是一次性使用的
- 客户端必须实现静默更新机制
- 分布式环境下必须用 RedLock 处理并发刷新
- 敏感操作必须二次认证
- 黑名单有效期需长于 Token 有效期
- 设备变更必须重新认证
- 监控 Refresh Token 的使用频率
- 定期轮换签名密钥
- 实现令牌撤销接口 好的 Token 管理系统应该像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平时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在需要时总能及时响应。
最后说一句 (求关注,别白嫖我)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或者有所启发的话,帮忙关注一下我的同名公众号:苏三说技术,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写作最大的动力。
求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在看。
关注公众号:【苏三说技术】,在公众号中回复:进大厂,可以免费获取我最近整理的 10 万字的面试宝典,好多小伙伴靠这个宝典拿到了多家大厂的 offer。
本文收录于我的技术网站:http://www.susan.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