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0
10:53
一直以来有一个特别的癖好,我总希望自己给人的感觉是酷酷的,而旧时的我习惯把语言的凝练精简和这种感觉关联,所以我常常和别人说很少的话,即使给人的感觉淡漠,疏离,而后的我总是反复的回甘对别人说的那几个字,像是给自己判了一个无期反悔徒刑,整日沉湎于过去,我应该改变这样的做法,我应该去大
10:56 新的目标Flag:
1.写出能够激励人心的文字,但绝不是寻求套路。 2.表达完好的意图,绝不以文害意,拿捏词语的含义,后淌在纸上。
20200831
@写不出稿苏见祈 说到离别,人们的脑海里都会有不同的画面。 画面的背景或许是车站的进站口,或许是村口的小路,而人物可以是一对执手相看泪眼的恋人,可以是目送友人远去的背影,诸如此类。 不。那并不是离别真正发生的时间。 分离并不是发生在某个机场或者车站的,某个挥手告别的时刻。 在此前或者之后的某个时间点,当两个人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观念,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了不同的同伴圈子的时刻,才是分离发生的时刻。 人们无法察觉这样的时刻。 等到人们开始挽留,开始流泪的时候,两个人已经走上岔路很久了。 打个常见的比方吧。毕业以后的同学陌路,应该是一种很常见的分别。 大学时候班上有个男生,对班级事务很热心。虽然我和他私交不深,但还是留下了个不错的印象。 毕业之后再次见面,是在一个大学同学的婚礼上。 当时他听说我到了买车险的时候,就很热心地给我推荐他们公司的车险,给了一个很低的价格,并且用各种细节描述证明他的推荐服务水准毫不逊色于一线品牌。 如果是一个陌生的推销员,我们自然不会轻信。但考虑到他几年来木讷且诚实可信的人设,当时好几个同学都答应下次买他推荐的车险。 这件事的结局是这样的。当我因为这个约定拒绝了其他保险品牌的销售,距离截止日期越来越近的时候,这位同学以之前计算有误为由临时抬高了价格。 我觉得反常,又去网络上搜索了他推荐的保险,恶评颇多。 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过交集。 在这个例子中,分别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 表面上看,是发生在他违背约定的时候,毕竟那是我们不再联系的开始。 但事实上,在两个月前他用骗局消耗老同学信任的时候,之后的分别就已经注定了。 再往前一步,当他成为一个允许自己为了提成牺牲信誉和友情的人的时候,之后一连串的所有事都必然会发生,包括最终陌路的结局。 所以,这一次分别,发生在很久之前某个未知的时间点,他开始变成这样的人的那个时刻。 没有人能知道那是哪一年的哪一天。 没有人能挽回什么,因为没有人能改写历史。 友情如此,爱人之间也是一样。 记得很多年以前,包括我在内的同龄人还是很厌恶“门当户对”这个词的,觉得那代表了世俗的枷锁。 其实,门当户对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物质财富本身,而在于观念。 在类似的物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两个人。拥有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大致相符的概率要高得多,相处过程中的摩擦就会大大减少。 很多原本需要沟通说服的场合,会成为无言的默契——这一点,会被很多人以为是注定的天命和缘分。 相反,两个价值观截然相反的人,相处的过程会举步维艰。甚至都不用等到面临买房买车或者人生规划之类的岔路口,就情人节送个59块的口红有没有问题,都能爆发各自都有理的争吵。 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情侣,相爱,但来自截然不同的家庭。 最初的激情过后,两种观念的冲突,无数次明面上的争吵和暗中的隐忍,终究耗尽了两个年轻人的力气。 最终这一对恋人在某个机场相拥而别,一方踏上出国的航班,一方回到原本的生活——这已经是比较体面的结局。 对于这一对爱侣来说,分离发生的真正时间并不是放开拥抱的那一个时刻,而是过去的很多年里,两个人在各自的家庭中,每一次被父母和社会告诫应该怎么做,可以成为谁,能选择什么的时候。 在这些时候,那次相遇还没有发生。 离别,甚至可以发生在相遇之前。 我知道,很多人都曾经很努力地,试图挽留过什么人。 有时候我们以为再努力一些,把自己变得更优秀,弥合两个人的差距,离别就不会发生; 有时候我们压抑自己的情绪,迎合对方的喜好,以为这样就可以遮掩裂痕的存在; 我们很辛苦地去想,要变成什么样才能争取一个哪怕只是朋友的资格,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不会认输…… 不。 在你试图追赶的时候,在你努力改变的时候,在你努力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在你度过一个又一个失眠夜晚的时候,在你以为牺牲了自己选择了对方,就可以扭转命运的时候…… 在那些时候,离别其实已经发生了。 它发生在两个人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在影响过性格的每一桩际遇里。 有哪一种把自己变得更好的努力,能够弥补二十多年烙印在性格里的不同? 又有哪一种挽留,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多出只属于对方的选项? 是的。注定分离的两个人可以相拥而眠,一群人可以觥筹交错,可以许下永不离弃的誓言。 但那只是回光返照的相聚,是人的意志强行干涉命运,留下的虚幻投影。 这几年我写过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有些结论是我很不愿意相信的,尤其是这一次。 因为这个结论意味着,我曾经的很多坚持都显得可笑。 像一个表演蹩脚却一直很努力的小丑,以为自己的努力能够挽留住观众。某一刻他惊愕地抬头,发现观众席空空如也。 观众们早就离开了。 观众们离场的时间,在表演开始之前,已经打印在了票面上。 小丑的嘴角一点点上扬。 他真的被自己逗乐了,他慢慢地弯下了腰,慢慢地发出了笑声。 他的确是一个更出色的小丑了,无论之前的辛苦是否只是一场误会。 小丑的脸上画着大大的笑脸,或许是在庆祝这件事情。
20200901 数字逻辑考试。
@ 已然_:听了很多遍,越来越感到词里的悲凉。像是在讲生死两隔的二人,生者对亡者的怀念和未尽的爱。“说不同的语言”(已经阴阳两世),“只要你活得更长久”(斯人已去),“肯不肯永不亡”(已亡),最后直接讲“你不在”。因为你不在,我才游戏人间。取次花丛懒回顾,没有你,人间游戏无趣。 来自单曲「游戏」- 燕池
20200902 复习
20200903 CPP 考试
20200904 13:09 20200904 - 20200905 回家替考。
"吃饱就睡觉,睡醒就打炮。”
我多多少少有些羡慕这样的生活,我诚实地面对我个体的欲望,我理应不会感到羞愧,但是这方才无意脱口的话语,让我多少有些惊讶,在我个人碰触不到的意识里,我被灌输了什么东西,是谁为之,又是什么时候,这些我都不知道。 到底什么什么样的时候可以释放自己的欲望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