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是对自己的暴政

人都有遗憾,对吧?

「如果当时的那句话这样说,是不是就好了?」

「如果当时没有选择 XXX,是不是现在就不用 XXX 了?」

「如果当时好好赔礼道歉的话,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不会这样?」

「如果当时好好地付出的话,我们还会有以后吗?」

对我来说,这些话就像是某个开关一样,可以一瞬间串联起来记忆哪些深深浅浅的沟壑。我写了很多人际关系的随笔,其中感受到的很多痛苦应证了阿德勒那句「人际关系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社交媒体黑洞

这星期我刷朋友圈,又经历了一次社交媒体危机。

我看到了好久不联系的朋友 A 给我们的一个共同朋友 B 的点了赞,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前不久我也发过类似的朋友圈,朋友 A 也没有给我点赞,甚至自从毕业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我想,是不是之前我做错了什么,我会回想过去彼此间发生的事情,把现在的结果,归咎于过去某个瞬间,比如是不是因为过去我不经意把他的尴尬事分享给了别人,或者在某次肢体冲突,或者拒绝了他的某个请求,等等…

我的脑海会反复播放开头的那些话语,企图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分离出另外一条时间线,就像我站在路的这边,意淫着路对面的风景。我觉得自己好像享受这一过程。

但这些想象并不轻松,他会唤起那些深埋内心深处的记忆,尴尬的事情、痛苦的事情,有些是来自同龄人的冷嘲热讽,有些则是老师、长辈等权利阶级的压力和辱骂。

幸运的是,我是一个记仇的人

幸运的是,我仍然记得做出那些尴尬举动背后的动机,里面包含了爱慕、愤怒、报复,等等等等。

「我不再联系你,是因为多年前在老师面前打我的小报告。」

「我大打出手,是因为多次对我人身的冒犯。」

「我爽约,是因为在人际的互动中,我只能感受到痛苦。」

「我主动分手,因为过去我哄的次数已经足够多了,而我已经累了」

「我已读不回,是因为过去我就是被这样对待的」

这样的结论和想法是不是越来越扯淡?因为这完全是「决定论」的思考方式。我之所以会做出破坏关系的行为,是在过去某个瞬间就决定了的,就像引线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做出这些过激动作的我,错不在我,我的行为是充分且合理的。

问题有三个,首先,你没办法证明这不是你为了寻求逻辑自洽而来的强行归因,如果真是早就决定的事情,那么这中间的空窗期,你们经历过的那些时刻,又算什么呢?逢场作戏?

其次,关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也具备能动性,你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为什么不说出来?为什么憋在心目让他过去,你是人机?在收集语料吗?

再来,人难免会犯错,因为只要你细想彼此之间的琐事,就一定能捕风捉影地找到一些可以攻击彼此的点。把当下的某些激进行为,归咎于几年前的某件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小孩子气了?

「我们得聊聊」

我真正想说的是:过去只能解释,过去不是免死金牌。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过去,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只能试图在上面勾勾画画,解释出背后复杂的行为逻辑,但我们不能总是在这上面耗着。

你在那个时候说出了那个时刻你最相信的事情,做出了你最想做出的事情,是的,这完全合理,你可能情绪低落,状态不好,但这不是你现在还这样的「借口」。

你不能总是在破事发生之前,提前说一句「我就是这样」了事。这些简单、粗暴且激进的处理方式,只能乘一时之快,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平和的沟通方式:坐下来,聊一聊感受,需求。但这只能是一个开始,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无法妥善处理,还是会功亏一篑。

这对我来说亦是一个挑战,因为我对袒露自己有阴影,所以我无法否认,现实生活中我是会带上面具的,刻意经营一个对外的人设,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了解我的朋友知道我有多「反差」。

小时候,我以为自己和谁都能合得来,但本质是,我会在面具后面观察每个人,默默承受别人输出的一切,然后在心底给他们打分。但这是不对的,我没有表达过我的诉求,眼睁睁看着这段关系走向破裂,然后把原因归咎于他者对自我无形的僭越。

如果真的放不下这些遗憾,那就试着约出来一起出来吃个饭吧。

这总好过对着这块荧光屏,隔空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