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Atlas 发布了,但你真的需要吗?

来写写浏览器使用的心路历程吧,我没有能力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浏览器,只能在这些产品中徘徊,最终我回到了原点,Firefox(下称 FF,火狐)。

最开始,我还不会用 Google 的时候,我用的是 FF 中国的服务,但总是磕磕绊绊有问题,最终我转到了 FF 国际的服务。

然后,在学习 Linux 的时候,我迷上了 Ubuntu,把电脑全部换成了这个操作系统,当时在 Ubuntu 上,语雀等网络工具在 Chrome 的表现要比 FF 好,我就自然的切换到了 Chrome。

但那段时间流行去 Google 化,拥抱 Chromium,提倡隐私保护,而且我发现 Chromium 的性能要比 Chrome 要强,最终我全部切换到了 Chromium,直到我发现 Google 不再支持 Chromium 登陆。

我在犹豫要不要切换回 Google 的犹豫下,选择了 Vivaldi / Brave 等浏览器,后来因为他们魔改的一些东西受不了,又切换回了 Chromium。

这个时候,我已经放弃了 Ubuntu,重写切换回 Windows 后有一段时间了,接下来就是 Copilot 发布,Edge 表现优异,性能也比其他浏览器好一些,我又转回了 Edge。后来还是因为 Edge 设计太独特了,我经常找不到它的相关设置,最终还是放弃了它,回到了 Chromium。

后来我就换 Mac 了,我发现 Chrome 启动非常慢,Safari 非常好,但是占用内存太恐怖了,长时间开启的标签页也不会休眠,就是个内存杀手,我最终只能选择 FF,虽然 FF 也是个内存泄漏的好手,但最近几个版本已经好多了。

如今,ChatGPT Atlas 又发布了,Chrome 也发布了自己的 MCP 工具,但 FF 仍然慢人一步,说实话,CA 非常惊艳,仿佛那年学的搜索技术都白搭了。

但在我考虑是否把默认浏览器切换到 CA 的时候,我犹豫了,他的设计风格太像 Edge 了,隐藏了很多菜单,而且我最在意的是,他的性能怎么样,我不知道它会不会在我电脑开了几百个标签页之后就让我的电脑卡死,续航爆炸,这些都是 Chrome 的问题,而 CA 基于它。

我重新把 FF 设置成了默认浏览器,因为我知道:

Familiar is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