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兄的这篇,我大体同意。但是关于文艺的说法错了,或者说误导了(粗体为李兄原文所加):

  1. 越专业,越受用户欢迎。这是一条基本规律,而且永远不会错。当然你会提出「小众文艺片导演」这样的反例,但那只是说明,人家定义的用户本来就在「小众」。有人把用户定位为「理解能力低下的人」,也就有人把用户定位为「好这口的人」,各自把圈出的这些用户伺候好,这就是专业。

圈出一群人叫「小众」,或是「文艺片爱好者」,或是「实验艺术爱好者」,然后伺候之,这是监制的专业,是艺术家的耻辱。

被伺候是艺术受众的耻辱。等着「专业艺术家」来伺候妳的人,造就了那个「都是套路」的世界。她们抱怨套路,但她们就像欺负心仪的女生的小男孩一样爱着套路。

套路的泛滥,和电脑有关。电脑让世界越来越可以被量化。量化是制造套路的利器。(电脑可以干任何事,但电脑现在主要被用来干这个,而且大家都觉得这才是电脑应该干的。)

我们需要专业的伺候人的养老院,以及不专业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