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步。
这个事实非常明显,我没有勇气否认。
前面某个高票匿名答案指出因为文盲率的下降,所以中国人的「平均语文水平」在提高,这个角度本来很有道理,但后面他又自相矛盾地提出判断语文水平还是要看媒体、出版从业人员的水平,而恰恰这部分是当前非常不乐观的。
我也同意,如果比较全国人口平均识字率、受教育率,那么当前的中国肯定在历史上处于最高峰的状态,然而衡量一门语言的运用水平,到底还是要看比较尖端的那群人所达到的程度。
有四个指标足以证明中国人语文能力在退步。
1、文学不昌。
即使现在不是文学的末世,文学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是极端边缘的。我认为代表一门语言文字运用最高水平的应该是使用它来创作诗歌、小说、戏剧的顶尖作家,现今不是文学的时代,一两个诺贝尔奖改变不了这个状况。
2、中小学语文教育失败。
虽然中小学语文教育完成了让大部分人粗浅识字的功能,但中国的整个语文教育系统仍然在一个低水平的层次上运转,且始终无法摆脱政治话语的粗暴干涉。
3、传媒、出版业水平不高。
这……《澎湃新闻》的发刊词大家都读过了吧。那就是立志要做中国最好的思想、时政新媒体的主编水平。当然有的人会说,是他自己太差劲了,媒体里还是有高人的。也许存在稀有的反例,反正我自己的感受,目前在大众媒体上很少能读到什么优雅的中文,仅比较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话,比英文媒体差十万八千里。许多从业人员的文字能力是不合格的。
4、普通民众阅读率低下。
中国人不读书。关于这一点已经有太多的数据为证了。这个国家每年的出版物品种看似不少,排除掉教材教辅呢?一般印数是多少?畅销的是哪些?每个中国人一年下来平均读几本书?有多少人是一本书都不读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非常悲观。不读书,语文能力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