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里 B 端业务、腾讯 B 端接触过,简单的交流说一下结果。

上来就让我们提需求,上来就吹他们的软件多好!PPT 一讲完,全是概念,或者就是应用场景有限,最极端的我遇到过问到技术细节部分,直接说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但是按我们的进度,3 年后可以实现………3 年后………

本质上:

他们的东西完全适用不了制造业批量生产的要求,而是强行过来洗脑,搞互联网“免费”输出那一套,完全不顾应用场景的问题。

举个栗子,比如墨西哥政府需要开一个深海油田,而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现有的技术没办法探测到海底真实的情况,无法做宏观的方案设计;IBM 这时走过来,带来了他们先进的设备,做了详勘,然后出了一个演示 D;在坐下来告诉你,给我们 100 万,你这个问题我给你解决。

于是,我们开始和 IBM 探讨具体的技术协议,领导开始和 IBM 探讨价格能不能便宜点。

而腾讯、阿里的做法是,我们不要 100 万,我们的软件免费给你用。但是我们觉得你们其实不需要弄清楚,这是你们思维的问题,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

他们吧,连看门的狗都在行业里当爹当习惯了,似乎大概可能也许是忘记了,工业领域你稍微微有点问题,几百亿的投资有可能黄了不说,水下作业人员、平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都会受到致命危险。

就拿我自己来说,当年调试高压变频器的时候。为了响应发改委国产化到达 70% 的要求,变频器就用了某国产的灭弧装置,结果断路器合闸还真拉弧了,高压电弧直接把业主的一个工作人员身体烧穿了,大部分内脏直接碳化,还是隔着另一个电气柜几层钢板……

整个国内工业行业现状是这样的:

互联网公司:懂软件开发,不懂工业。

工业公司:懂工业生产,不懂工业设计,更不懂软件开发。

工业设计公司(国内):认爹、洗钱。

互联网 + 工业 2.0:二级市场割韭菜,做的事和工业基本没关系。

而既懂工业、工业设计、软件的优秀人才:硅谷上班,不想在国内 996 福报。

而可能会成为懂工业、工业设计、软件的初期研发人员:被房价限制死死的,每天只想刷 kpi。

而即将成为懂工业、工业设计、软件的中期研发人员:快要收到 IBM 的 off,因为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