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位作者误会了我们究竟在反对什么。我们反对的是碎片化阅读,不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阅读。欧阳修的「三上」(枕上、马上、厕上)大家耳熟能详,可见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习惯古已有之。而我们所反对的碎片化阅读,指的是浮浅和无视语境的阅读。这和长短无关,和读者有没有整体性的视角有关。无论长短,无论发在什么平台上,妳都要意识到文本的意义来自于它和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即所谓「互文」(intertextuality)。这里的其它文本不只是其它作者写下的文本,也包括其它读者在阅读这份文本——再次强调,不管是一句话的段子还是五十万字的小说——时的感受、心绪与思维。把一份文本仅仅当成它自己,并假装自己是世界上唯一和它发生了关系的读者,这就是无视语境的碎片化阅读。
如之前所说,这也是我反对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原因。由于不允许在文中添加外部链接,微信从技术上直接切断了文本和网上大部分其它文本发生关系的可能。它不是把阅读送回日常生活,而是送回了前现代——那个文本自身比文本间关系更加重要的年代。这是一个百分之百向后看的互联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