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时,萨冈去世了。她成名多年,尤其是 18 岁时写成的传世作品《你好,忧愁》,在法国当代文学史上刻下浓重的一笔。但我那时并不知道她,翻了阅读记录,豆瓣标记的是直到 2010 年 8 月才读到它。

Francoise Sagan,1935-2004

《你好,忧愁》讲的是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单亲家庭长大的女主塞茜尔和父亲过着随心所欲的浪荡生活。后来,父亲爱上上流社会一个体面的女人安娜,甚至还要结婚。安娜对塞茜尔管教挺严,于是,塞茜尔暗中联合男友和父亲前女友设圈套阻碍他们的婚事。计划得逞——父亲冷落了安娜,重投前女友的怀抱,而安娜在精神恍惚中出了车祸。塞茜尔陷入深深的自责。最后,小说篇的结尾惊世骇俗:

“只是在黎明时分,我躺在床上,听着巴黎街上唯一的汽车声时,记忆有时违背我的意愿冒出来:夏天和所有关于它的回忆复返了。安娜,安娜!在黑暗中,我轻轻地,久久地呼唤着这个名字。于是什么东西涌上我的心头。我闭上眼睛,呼着它的名称来欢迎它:你好,忧愁。

塞茜尔未成年,萨冈写作此书时也才 18 岁,她们年纪轻轻,但都懂得了忧愁的滋味:一种无法捉摸、怅然若失的情绪。

我在蜂巢剧场看过《你好,忧愁》的话剧版。中国先锋话剧作家孟京辉把它改成一个独角戏,由黄湘丽表演。她一人分演五角,用不同姿态说着不同的台词。

黄湘丽的表演无可挑剔,但老实说,看得我有些混乱。

还是说回萨冈。1935 年,萨冈生于法国南部洛特省卡雅尔克市 (Cajarc) 的一个村庄。

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萨冈在散文集《我心犹同》中的一篇文章《慢悠悠的卡小镇》里提到她的家乡。

“我出生的地方洛特,非常贫穷,喀斯特地貌随处可见,正是这种地形变化才使它缓慢地发生着改变;玉米、烟草、葡萄园都是这个地区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有,300 年前,是一位英国国王替代法国国王统治这里,所有的这一切对我而言都如此枯燥乏味……喀斯特地貌,对我而言,意味着酷热、沙漠、连绵几千公里的山脉,只剩下因缺水而破败的小村庄零散地分在这些山区……意味着灵魂可以得到少有的宁静,个人的孤独也可以得到一种特别而又常见的快乐。喀斯特地貌,意味着我骑坐的,热得受不了的老马鼻子上停落的苍蝇。喀斯特地貌给人奇幻的印象,让人相信法国是空荡荡的。”

童年的萨冈,经常做的事情是坐在屋前的石阶上,看着过往的人,看着夜色降临,无聊到“我惊讶甚至是愤慨的是,一辆外地牌照的汽车驶过这条路。

无聊的景色,青春期太多的时间……这些或是她忧愁的来源,也正是童年这段“没有裂痕、没有碎片、没有杂音”的生活,注定了她日后动荡的经历。

正如她所说,“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

成名后的萨冈备受争议:她有过两次短暂的婚姻,赛马赌博、飚车酗酒,甚至染上毒瘾。周星驰说,人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而萨冈的理想却是“我想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说出这种话,可想而知她如何离经叛道。

她尽情放纵享乐。1954 至 1959 这短短五年,靠小说版税和出售电影剧本赚进了足足 5 亿法郎,最后却挥霍得分文未剩。随着名声大振,有关她的八卦也层出不穷,最有名的应该算与萨特的这一段。

1978 年,43 的萨冈突然决定和 73 岁且双目失明的萨特相爱。萨特是谁?存在主义大师啊。萨冈的爱极其热烈,她在报刊上发表了一封《给让·保尔·萨特的情书》,倾诉了多年来对他的仰慕之情。

我们来欣赏下这封书信,日后撩人可从中偷师一二。

亲爱的先生: 我称您“亲爱的先生”想到的是这个词在字典中的幼稚解释:“任何一位男士。”我不会叫您“亲爱的让 - 保尔·萨特”,这太像记者采访的口气;也不称您“亲爱的大师”,那是您最厌恶的称呼;也不会把您称作“亲爱的同仁”,那过于委屈您。很多年以前我就很想给您写这封信……相隔几年多,诞生了您和我(注:两人同一天生日)……夏季短暂,动荡,凋谢而去,我最终放弃了这首生日颂。然而我要说的话还得向您说,也好证明这充满情调的标题并非随便说说而已。 今天,如果说,作为作家,仍然有很多人让我佩服,作为人,让我继续仰慕的惟有您一人……您写了您这一代人最聪慧、最诚实的书,您甚至写出了法国文学中最才华横溢的一本书……您又始终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弱者和受欺侮的人……在拒绝人们所赠予您的一切,即重要性的同时,您爱了,写了,分享了,奉献了您该奉献的一切……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正之人,荣誉之人,宽厚之人,鞠躬尽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他人…… 二十年来,我所到之处,日本、美国、挪威,外省或巴黎,都能听到人们谈论您,男女老少都怀着这封信里所倾吐的那种钦佩、信任和感激之情。 这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

字里行间充满了赞誉之词,纵使是大师,读了恐怕也要飘然几分。后来,两人有共进晚餐,但却没有进一步的男女之情,大概还是因为萨特还是更爱波伏娃(也是一个厉害的女人)多一些吧。

萨冈的晚年颇为凄惨,去世时只有保姆在身边,财产方面,仅剩一栋别墅。

时光的火车轰隆隆驶过,萨冈的时代结束了,但她留下了一株青春的树苗,长在他人心中。在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回忆中,他在青春期买的第一本法语书就是《你好,忧愁》。而对我们来说,当我们回忆青春,又想到什么?是青苹果乐园,还是香港四大天王?

这会突然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港台电视剧《难兄难弟》,里面的插曲是《莫负青春》。有句歌词是这样,“青春真可爱青春,珍惜你光阴似金。”

* 萨冈还写有一本书,名为《你喜欢勃拉姆斯吗》,本文题目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