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满天飞,人人都爱看。

有点像上课做笔记,最早的「稍后再读」。就算稍后不读,收藏那一瞬间的快感也是真实的。

Stephen King 最喜欢的一本书是《The Golden Argosy》,一九五五年的短篇小说集。今天应该没几个人听说过。维基百科上也只列出了编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以及「是 Stephen King 最喜欢的书」这一事实。书里收录的倒也不是什么沧海遗珠:福克纳、海明威、赫胥黎、艾伦坡,等等。

然后我想这才是书单的意义:通过这些书去对推荐者的大脑进行逆向工程。他的脑子吃了什么长成这样的?书好不好也无所谓。而且从没吃过垃圾的人我觉得挺可怕的。

职业写作者都知道,阅读是写作的一部分。King 自己的写作秘诀也是「每天读写四到八小时」,而不是每天写四到八小时。读作家推荐的书其实也是在读作家写的书。嘿,妳知道李力持的电影《行运一条龙》(1998)里,周星驰和郑秀文的「女装底横」(内裤)桥段是抄自美剧《老友记》第二季第十三集(1996)吗?美式通俗都市喜剧幻化成了港式市井 slapstick。

要是不知道推荐者是谁,做了什么,那书单几乎毫无价值——除非妳是刚开始看书的人,比如廿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