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本站看到劝人不要转行,不如去考公的。今天不吐不快,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一下这些人。

首先利益相关,我总共考过八次,进面一次。足迹遍布长三角和珠三角。每次考试都能排在前面,经常是差两道选择题就进面的水平。行测基本能在 70 分以上。

我应该有资格说说这个话题吧。

对于没有亲自考过的人来说,考公就好像是一场普通版的高考一样,想考就考,次数不限。考上一次,全家富贵。

真的吗?

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岗位需要招 1 个人,就会允许 3 人进面试。考试分国考、省考,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如广州深圳还会有市考。事业单位一般按省组织。其他什么银行部队文职我不了解就不说了。

国考一般会最先举行,省考在后,很多省会参加联考,也就是说同一年,这么多省你只能选一个考。如果在广东就多一两次机会。

考试只能报一个岗位,没有调剂。经常发生你能报很多个岗位,但你偏偏报了一个超多人竞争,没有报没啥人的岗位这种情况。

为啥我认为不要劝人考公?

来这里问的人本身就是天坑专业出身。天坑专业就是市场上的职位不太好,也非常不利于考公。

很多人似乎从来没意识到,考公的限制是很多的。经常发生如下的情况:

你在广东,你学的是机械。今年广东省招六百人。你点击筛选去掉仅限应届,还剩下一百个。继续筛选,去掉仅限各类文科或计算机的专业,还剩下 6 个,5 个在粤西北的乡镇,限理工科;还一个在佛山,不限专业。

选乡镇没竞争;选佛山不限专业,这两年你的竞争者会达到几百上千,共同竞争一个名额。

我在 21 年考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时候,报的还是仅限机械类专业,就有八百多人考试。考过江苏省委仅限工业设计,报了一百多人。这两年更不敢想了。

对了,除了应届、专业,还有要求双一流的,要求党员团员的,还有各种乱七八糟要求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大概率面临的就是上述的情形:到底是跟几十人竞争乡镇,还是跟上千人竞争市区。

当然你要说为了考公不择手段,那全国还有很多省竞争没那么激烈,西藏不要想了,省考限制户口;河南山东不要想,钱少竞争还异常激烈。云南公务员收入挺高,但当地没啥像样工作,导致公考非常卷。

对了,有个地方倒是没那么多限制,竞争也不激烈,只要想考努努力一定能考上。

那就是新疆。新疆非常缺人。

但是有个事实需要提醒一下。qzzn 这个公考论坛上,新疆板块不登录是不能查看的。如果你登录了就会发现,在其他板块讨论怎么上岸的时候,新疆板块讨论的是怎么辞职把档案转出来。我也有体制内一手信息以及小红书表明的确有很多人宁愿不要档案和铁饭碗,也要离开新疆来成都打工。好好想想吧。

经济发达地区谁都想报,限制也多,结果就是作为普通人,你能有机会一百进一都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劝人考公的各位,有考虑这些吗?你知道对于非中文法学计算机专业的非应届人来说,考公会遇到多少限制吗?

百进一都得烧高香的竞争激烈程度,真的比找工作还难吗?别忘了找工作你可以海投,公考只能报一个。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没有研究过考公,就不要建议别人考公了。更何况现在考公不见得是多好的选择,对于靠转移支付才能活下去的地方尤其如此。


当时我考这么多次是不知道将来干什么。现在我知道了,而且也不想走公务员这条路了(早晚被当做吃饭砸锅典型进集中营),那何必要考呢。前阵子已经有了先例,一个已经上岸的人被举报过往言论导致过不了政审,我这种半实名的肯定过不了啊。


如果观察过去几年新疆的情形来看,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逃离。体制内并不能给你多大好处,反而是数不清的结对子、防爆、巡逻和加班。只要不离开那里,怎么选都是错的。雪崩来的时候还想啥最后死啊,直接献忠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