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哥编者按
这篇文章来自“天涯杂谈”版块。今天这样的文章已经很少看到了。我有时候会想,那些曾经在天涯闪烁的有趣文字,后来都会去哪里呢?还有人会记得它们吗?这篇文章挺短的,但颇有余味深长之感。日前看到,继淄博烧烤之后,深圳也宣布放开街头烧烤。以深圳的经济条件来说,难道也需要用“街头烧烤”拉动经济了吗?原本想写一篇关于此事的评论文章,写到一半想想还是放下了。很多时候,想说的和能写出来的,总会有很大差距。
事实上,街头烧烤之所以在很多城市被禁,主要是因为其对交通、环境、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而实际的经济拉动又很有限。在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的情况下,单纯复制淄博模式一定是可取的吗?持续性又会有多久呢?淄博、深圳这样的城市之外,其它四五线城市又该如何呢?关于这些个问题我曾经问到过身边的公 W 员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大家都在深深为未来担忧。这些担忧并非没有道理。《tea 馆》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 这年头让人高兴的事一件没有,让人笑的事见天都是。
这些年我一直感到不安,一直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
为什么呢?
因为我爱算计,算计来算计去,觉得未来很渺茫。
我 49 岁了,按说这年纪尤其是公务员,不应该对未来有什么担忧了,因为未来已经一眼看到头,再没有什么发展了,尤其是基层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拿着工资活一天算一天,得快乐时且快乐,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那是过去,现在经过我的算计,我发现,我未来拿着工资混余生,都似乎很难。
首先,我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很贫困的县城,黑龙江本来现在就很糟糕,但我这个县是糟糕中的战斗机,要多糟糕有多糟糕。
本县人口顶峰,是 37 万人。那是 2000 年。到 2010 年,常住人口是 33 万(户籍人口更多一些)。2020 年人口普查,常住是 19 万。今年全县做核酸,只有 15 万。看看多恐怖,人口流失如此之快,简直坐了火箭,真让人不寒而栗。我相信财政收入一定是直线下降的,但我没有数据,我相信一定是的。我更相信 10 年以内,本县人口清零——这绝不是开玩笑,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商户企业在一年年减少,乡镇已经鸡犬不闻,满大街看不到人,只有种地的时候,人才会多起来,种完地又没了。
人全在县城,但县城人也越来越少,房子越来越便宜,新的楼盘位置好的,价格最多 2000 多,不到 3000,一般就 1000 左右,几百的也有,老小区的二手房白给也没人要。
前些年盖的房子太多了,光往外走,没有人来,我家 2004 年买过一个五十平的,2010 年卖了 7.5 万,现在 5 万都没人要。
我那些同学,很多都把毕生心血压在房子上,现在哭都找不着调。
至于财政发工资,现在还能保证,因为国家一直强调保工资,有钱首先发工资,然后再考虑别的,别的没钱就不干,怎么也要发工资。所以我们还能保证工资。但以后很难说。我们现在在岗和退休人员,加一起近两万,每年财政要拿出十几亿。全县财政收入大概只能付个零头。
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国家转移支付。但也不够,远远不够,还得借钱,到上级去借,或者拆东墙补西墙,县领导每天要考虑最多的,就是怎么保证工资,至于其他的,都顾不上了。
我们已经借了好多年了,随着工资一年年增长,借钱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随着我们这样的县越来越多,未来国家经济越来越难,到底还能保几年,很难说。
最恐怖的,是将来我县没人了,但众多的机构单位还不能撤,人员还在,庞大的开支还在,到那时候,几乎全部要靠国家在转移支付了,试想一下,近 2 万人,没什么工作,国家每年出十几亿养着,这怎么看都有点滑稽,有点问题。
到时候,降薪恐怕逃不过,先降低,腰斩,给你点钱饿不死先活着,要是再不行,就要有更激进的措施了。形势比人强,你不要以为公务员就是铁饭碗,那得看处在什么境况下。宇宙的法则就是变,世间万事万物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个状态。
国家经济好一片繁荣,那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经济不好了,有一天逼得你将不得不采取措施,过去的认知将不得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