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频繁使用感恩教育,背后的逻辑无非就是,煽动你感恩父母的情绪,

然后再借机把报答父母,对父母尽孝尽可能地跟在学校要服从管理,好好听话,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划上等号。

这样,即使自己在平时的学校管理,教学工作中做的是不够好的,也能靠这个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不那么用力,也能管理好学生的目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是真的因为不够感恩父母,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或者学习成绩不好吗?

作为教育从业者,不从关键性,根本性上找问题,一天到晚总想走捷径,这就是典型的逃避责任,偷懒的表现。

人家父母跟子女的关系好着呢,根本用不着你们帮忙“感恩”教育,

人家就是对学习本身提不起兴趣,而老师也没有帮助他找到对学习提起兴趣的方法,只是简单地归结为,坏学生都不爱学习。

我知道很多老师很辛苦,根本没那功夫一个个关心学生,所以我的看法就是,既然做不到解决问题,就大方承认自己精力能力有限,确实做不到,而不是一边做不到,一边还想着玩“感恩”教育这种走捷径的方式。

我以前也在文章里吐槽过无数次这种本职工作干不好,净想着走捷径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