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媒介初现曙光的时刻,人们兴奋得难以自制。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层面的人和变化都会被归因于它。在上周举行的一场关于虚拟现实(VR, Virtual Reality)的活动上,《纽约时报》的 Sam Dolnick 说他的一位朋友看了屠宰场的 VR 视频之后,一直就没再吃肉。「理性认识变成了官能体验。」

很多人或许都认识因为类似的际遇而选择吃素的人。动物保护主义者拍摄的纪录片经常可以达到同样效果——我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放弃了荤食。但 VR 影像是不是比二维屏幕影像更有说服力?跟真实视觉形象相比呢?为什么?

我想起了几年前和朋友去潮州乡下吃牛肉火锅的经历。黑乎乎的小店开在公路边上,对面就是屠宰场。几轮牛肉下肚,我这个没怎么见过动物的城市人想去观摩杀牛的场面,整桌青年才俊自然无一响应,唯有朋友七岁的小妹妹吵着要同去。我们一起穿过马路,走入了黄牛地狱。一位屠夫抡起大锤往牛头上砸去,一声钝响,牛立时前蹄跪下倒地。我们缓慢地走着,以免遍地的血水溅到裤脚。眼前是正在被宰杀的巨大黄牛尸体,和一张可以铺满三人沙发有余的完整牛皮。等待宰杀的活牛站在旁边的围栏里沉默不语。

小女孩全程在笑。她脑中还没有「残酷」这一概念。

妳可以说上述经历是一种真实,但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扩增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小女孩虽然看到了被残忍杀死的黄牛,但她知道只要回头穿过一条马路,就能回到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身边。对于那些来自大都市的叔叔阿姨们而言,屠杀黄牛的场景是一种被叠加到现实之上的奇观(spectacle)。扩增现实的重点不仅在于妳可以随时把扩增的那部分关掉,还在于真正的现实从来没有离开过妳。

VR 则不然。它首先会剥夺妳的视觉,然后为妳替换另一套设计过的视觉。在 VR 设计者看来,越能让妳相信自己已经离开了现存的实体世界,设计就越成功。由于在视觉上切断一切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是观看 VR 内容的前提,这种进入虚拟世界的体验和「读小说读到废寝忘食」似乎有着本质区别。戴着 VR 眼镜观看屠宰场面的人,回头也只能看到 VR 设计者事先做好的画面。这种无处可逃的感觉,或许是 VR 视频比真实的屠宰场更加骇人的原因。

而 VR 设计者有足够的动力尽可能地让妳不想摘下 VR 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