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弱点,从古至今,是处理不好自身在权力系统中的位置。但这又很难说是知识分子的问题,更大程度上,是中国政治传统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士人,今天的知识分子,多少都存有匡扶社稷的理想,当这个理想和统治者的目标比较一致的时候,知识分子就过得比较愉快,也能一展抱负。不过多数时候,这里面总有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在那个权力体制里越是如鱼得水的,往往离知识分子自我标榜的理想人格就越远。
在古代,受教育是一种特权,拥有知识的人永远是少数,因而知识分子和皇家还可以说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到了近代,知识普及化了,更多的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知识分子的数量越来越膨胀,个体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低,因而在某些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地位,其实是历史上最低的。但知识和科技对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又发挥着比历史上都更重要的作用,于是知识分子在当权者眼里越来越工具化。陈寅恪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中国知识分子还远远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