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思维

  • 标准

    • 特别具有针对性与目标持平的学习目标
      • 英语水平很难超越你的母语水平, 我们可以暂时把母语水平定为你的学习英语的一个上限.
      • 对目标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标准
        • 针对性与目标持平的学习目标如何量化为具体事项 / 数字.
        • 原目标没有一个清晰且可验证的标准
          • 你不知道你现在的定位
          • 你很难发现自己的进步
    • 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CEFR); Wikipedia
      • 欧洲委员会 2001 年通过的一套可以用来评估语言学习者所学语言成就的标准 assets/2021/Untitled.png
      • 大部分人的母语水平其实也就是在 B2 和 C1 之间,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是,很多大学对老师的语言水平要求也就是 C1 而已。
    • 验证自己
      • 英语标准化考试: 托福 (TOEFL)、托业、雅思 (IELTS)、PTE 等
      • 考试与 CEFR 大致有如下对应关系 assets/2021/Untitled1.png
    • 方法: 雅思自测。雅思考试官方出版了一系列考试真题,即剑桥雅思,目前已经出了十几本,这就是我们最好的自测资料。具体测试方式如下:
        1. 从剑桥雅思系列中选择较新的一本,如果分为 A 类和 G 类,请暂时选 A 类(即学术类),选择障碍就直接选《剑桥雅思 11》;
        2. 从中找一套 A 类雅思题目,按照考试要求,连续做完其中的听力和阅读题目(各一个小时)。请一定严格限制测试时间。
        3. 根据自己做对题目的数量,在网上找雅思打分表给自己打分。
        4. 根据自己打出的分,找到自己阅读和听力对应的 CEFR 水平。 如果你时间有限,或者暂时没有提升听力水平的需求,请至少完成阅读测试。至于写作和口语,确实很难自测,但这两种输出能力依赖于阅读和听力的输入,对于现阶段的学习来说,这种测试意义不大。
  • 模仿与重复

    • 大部分时刻,语言其实就是个暴君,祂强迫我们接受,我们却几乎无法反抗。对于有道理可讲的东西,我们通常都可以通过学习道理来更快掌握。对于不讲道理的东西,我们的大脑要将其学会只能通过「记忆」,而且在起步阶段,只能「死记硬背」。不然请问,谁是通过逻辑推断学会叫「妈妈」的

    • 模仿与重复是学习语言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 也许能让人感到一丝安慰的是,这个结论几乎对每个人都一样残酷。

    • 很多时候,语言学习给聪明人带来的痛苦甚至更大一些,因为他失去了「聪明」所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 在通往你自己的终极目标的道路上,「勤能补拙」这种说法是成立的,而且你也知道怎样才能模仿和重复地更勤一些。

  • 中学英语教育问题

    • 段子

      • 听得懂吗?

      • 不要合理化自己 (社会) 的缺点, 大部分时候,我们其实都听不懂,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因为我们对此的态度中多少包含着一种「你以为学英语那么简单啊?」的讽刺, 于是「听不懂」这件事就变成了天经地义的,因为大部分人都这样,所以没有什么不正常。

        • 学了六年英语,英语没学会,但让「我不会英语」变成了一件正常的、甚至天经地义的事。让我们觉得学不会英语的恰恰是一开始打算教我们学会英语的课程。
    • 学好英语 ❌ 获得好成绩 ✔️

      • 学习重点不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英语上

        • 考试的首要目的并不是检验你是否具备某种知识和能力,而是选拔, 语言的选拔唯一的办法就是考大家不熟悉的内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如果你想要考取一个高分,重点甚至是那些不常见的语法现象。我们对不同频率的英语用法给予了同等重视, 最后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英语用不出来, 本末倒置.
      • 花大量的时间在错误的英语用法上

        • 单选题
          • 四个中有三个是错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如果把四个代入题目挨个读一遍的话,读了三个错句子,一个正确的句子, 你花 75% 的时间重复的是错误的东西。考虑到老师讲题的时候,主要在讲错误选项为什么错,通常不讲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我们花在错句子上的时间甚至超过了 75%。
          • 模仿与重复 的规律下, 因为重复的频率高,就自然会记住,无论你重复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东西。为了考试,我们不得不长期做题,甚至采用题海战术,而通过做题输入我们脑海的英语有一大半都是错的。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 词汇量被锁定在一个远远不够用的水平

        • 三千多个单词: Word Counter 网站上这篇文章 How Many Words Does the Average Person Know? 列出了一些研究给出的统计数据,以 TestYourVocab.com 的数据为例,成年母语使用者的词汇量大约在 20000–35000 之间,而一个八岁小孩平均能认识 10000 单词。不妨拿我们自己的母语做类比,如果把四千汉字作为成年中国人认识的汉字数量基准,你的三千英语词汇量,对应到中文相当于只认识 600 多个汉字,以这个识字数量,拿起一本中文书,除了想睡觉,你还会有什么感觉?这个类比稍显粗暴,但至少说明,三千单词是远远不够用的 Test your vocab - How many words do you know?
    • 启发:

      • 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使用频率更高的英语。
      • 学习正确的英语,除非必要,尽量少接触错误的英语表达,以免潜移默化。
      • 不要给自己的英语词汇量设限
    • 补充:

      • 了解了高考的本质之后,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前面提到的其他英语考试,如果你对这些考试的具体形式有了解,不难看出:
        1. 无论是国外的托福、雅思、PTE,还是国内的四六级,都是能力类测试,并不具备选拔功能,意味着只要你的英语能力达到某个分数的水平,就应该能够拿到相应的分数;考研英语(与高考一样),虽然能够测试部分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2. 托福、雅思这种考试虽然也是以选择题为主,但更多的是事实性题目,而不是语法题目,不存在某个选项代进去出现一个错句子这种情况,哪怕你一直做题,你重复的也都是正确的句子。相反,四六级、考研在题型这方面与高考有类似的问题。
        3. 在词汇量要求方面,托福雅思没有官方大纲词表,官方没有试图「锁死」词汇量。具体实践当中,通常托福雅思词汇书会有几千词,但这些词汇书已经剔除了很大一部分高中词汇,如果把这部分单词加入的话,总词汇量在 10000 左右。反观国内考试,四六级的大纲词汇大约在 4500~6000 之间,考研英语大纲词汇大约是 5500 个。当然随着四六级考试不断进步,超纲词汇也越来越多了。个人浅见,与其给个大纲不遵守,还不如像托福雅思那样干脆不给官方词表。

# 基础:词汇和语法

  • 积累英语词汇

    • 背单词是必要的。
      • 母语者的英语没问题,但似乎从来不专门背单词
        • 母语者并不是从来不背单词。也许他们离开校园之后没有专门背过单词,但上学的时候一定专门背过单词。
        • 英语国家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词汇量和学识正相关。很多人在离开校园后依然保持着专门背单词的习惯,也有一些人会参加针对职业人士的词汇班。
        • 对母语者来说,确实有一些基础的词汇不是通过专门记忆而积累的。每一个常用字(词),都会在母语者生活中不断反复出现,不管是通过语音还是文字,这其实就是学习语言的模仿和重复。
      • 我们可以在阅读和听力当中遇到生单词再去积累,没必要专门去背。
        • 对于基础词汇匮乏的人来说,这种说法忽视了一个效率问题。一般来说,如果你读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查词典上,那么我觉得专门花时间背单词效率会更高。
    • 背哪些单词
      • 按照现代人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挑出你的目标数量单词即可。比如你的目标是两万,你要背的就是最高频的两万单词
        • 两万单词,相比高考和四六级的要求,这个词汇量听上去有些恐怖,但这只是美国大多数成年人词汇量的下限而已。我们没有理由害怕,也没有理由学不到这个下限
          • 如果你正在准备托福、雅思、PTE 这样的英语考试,你也可以把考试所需词汇量暂时定为你的目标。通常不用到两万那么大的词汇量也能考取一个不错的成绩,根据 TestYourVocab.com 博客的统计,一般雅思 8 分或托福 110 分,大概的词汇量在 13,000+,但取得更高成绩的考生通常也都有两万左右的词汇量
        • 美国杨百翰大学语言学教授 Mark Davies 创建的 美国当代语料库(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 COCA) 收录了自 1990 年到 2019 共计十亿词汇的美语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口语、虚构类作品、流行杂志、报纸、学术文本、电视与电影字幕、博客及其他网页。这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英语的使用场景。在此基础上,他们按照词频统计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 60000 词汇,并给出了词表 COCA 60000,相应地,也有最高频的两万词汇的词表版本 COCA 20000。对于任何单纯想要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朋友来说,背单词时,COCA 20000 算是目前最好的词表选择(之一)。
          • 不过 COCA 20000 的不便之处在于,它(必然)收录了 the / what / I / yes 这种最高频的词,需要你在开始背之前将其剔除。一个简单的做法是,从高频看到低频,直到看到第一个不认识的单词,然后把之前的词全删掉就好了。
    • 背单词解决不了所有的词汇问题
      • 很多单词需要结合语境才能明白它的精确含义和用法
  • 次优背单词方案

    • 背单词简直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之一
      • 「简单」simple ≠「容易」easy
        • 一件事是否简单要看这件事的客观状态,只要事情头绪少,容易看清楚,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简单,准确地说,简单的反义词是复杂。一件事是否容易更多要看做这件事的人的能力,对你来说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很难,但对母语使用者来说就很容易,确切地讲,难的反义词只应该是容易。
        • 我们的思维很容易受到语言的塑造,因为我们在语言中混淆「简单」和「容易」的概念,所以经常听到一些人在背单词时自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就是做不好呢?但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简单的事情就应该容易做好。
    • 背到什么程度
      • 看到一个英文单词时,能够立即想到它的一个中文意思
        • 如果一个生词有多个意思,你也只需要记其中一个意思
      • 花多长时间
        • 答案很简单,你看完英文再看中文,确保此时此刻你看到这个词能想起一个中文意思,就可以看下一个单词了,通常也就 5-10 秒钟,最多 30 秒以内。
      • 记住单词的拼写
        • 对于长单词来说,拼一遍就要花不少时间,写一遍更是如此。所以要几秒钟一个单词
          • 视网膜上落下记忆单词的形状
          • 英语是一种拼音语言,拼写与发音高度相关
    • 任务量
      • 你今天背的多,明天忘的就多,但更重要的是,你记得的也多
      • 在你精力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通常来说,一天新背 300~400 个单词是个比较好的指标。所谓「新背」,即除了你当天要复习的单词任务之外,你背的新单词。当然,一开始你只有新单词,当你将词表完全背完一遍之后,你自然就只需要复习了。
    • 软件背单词
        1. 专门的背单词应用(如「不背单词」「扇贝单词」「百词斩」「墨墨背单词」「有道背单词」「朗播词汇」等);
        2. 词典,但附带背单词功能(如「欧路词典」「有道词典」等);
        3. 专门的记忆软件,大部分基于闪卡(Flashcards),可以导入词表(如 Anki、Studies 等)。
      • 标准
        1. 软件内集成了你自己要背的词表(如 COCA 20000),或者支持导入自己的词表;
        2. 基于记忆曲线(即遗忘曲线)设计单词复习周期,这一点大部分软件都支持;
        3. 最好有自动发音功能,如前文所说这对记忆单词拼写大有帮助,当然也对听力有好处;
        4. 最好不要有选择题,或者支持关闭选择题功能。
        5. 最好支持生词本功能,并且能把你记下来的生词加入到你的背诵列表中。
    • 疑惑
      • 我今天状态不好,所以没有背单词。
        • 背单词不一定要状态好
      • 我知道背单词不用状态好,但因种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该怎么办?
        • 请你明天继续背就好了。你会发现,一旦放下完美的包袱,事情的答案都变简单了
      • 我一个单词背了五六遍了,还是没记住,该怎么办?
        • 但是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一下子记住了好多单词,其实就是因为刚好在这一遍,这些词都达到了你的临界值。所以请保持冷静,继续背下去
      • 我是否要用碎片时间背单词?
        • 碎片时间可以用来完成碎片任务,但无法用来完成整体性任务;
        • 整块时间既可以用来完成整体性任务,也可以用来完成碎片任务
          • 背单词刚好属于一种碎片任务,所以你选用碎片时间还是整块时间完成都没问题,只是并没有哪种方式会让任务变得更容易一些。
      • 词根、词缀、词源这类东西对背单词到底有没有用?
        • 对于基础词汇,因为使用频率高,要求我们能够即时反应,所以实践中几乎没有时间通过词根词缀词源来慢慢想它的意思,还不如通过简单重复直接背了;
        • 对于基础词汇,因为使用频率高,很多词的意思经过引申和比喻之后发生了变化,词根词缀词源推测往往不够准确,所以基础词汇还是需要专门记忆。
  • 实体词汇书背单词

    • 背诵前准备工作
      • 如果你用词汇书,那么通常词汇书会把单词分成若干个列表(List),每个列表 100~200 个单词左右,每页大约 10~20 个单词。
      • 如果你使用词表背单词,也请按照每个列表 100 个单词,将总词表分为若干个 List;然后每 10~20 个单词为一组(相当于词汇书的一页)。
    • 具体操作方法
      • 第 1 遍:
        1. 把一页(组)单词按照看完英语看汉语的方式快速扫过,然后立即回过头来迅速复习一遍,然后用相同方法背诵第二页(组),直到一个 List 结束。
        2. 等一个 List 单词过完之后,再回过头来把刚过的这个 List 迅速复习一遍。 复习时尽量只看英文想中文,建议用一张卡片挡住中文释义。想不到就迅速移开卡片看一下。这时忘记很正常,请不要觉得受挫,马上看一下相当于又重复了一遍。
        3. 每天的任务量可以定在 1~3 个 List,并不强求一致,也可以循序渐进,但最好能每天新背到 400 个单词。
        4. 如果有时间,每天复习前一天背过的单词最好,没有时间复习就不复习了。事实证明只要最后能做到几乎每天看一遍(这个后面会说),一开始复习不复习影响不大。这一点与用软件背单词略有区别,毕竟有了软件辅助,我们不用记今天究竟该复习哪些单词。用词汇书时可以做一些简化。
        5. 第一遍大概用一个半月左右时间过完。这个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最慢每天 1 个 List 的速度也是正常的。
      • 第 2 遍:
        1. 第二遍一开始看单词就要用卡片把中文堵上。如果这个单词认识就在左边画一个记号,如果不认识就移开卡片看一下中文意思。这样看完一个 List 以后,马上回过头来看刚才没有做标记的那些单词,这时要强制自己跳过已作标记的词(即目光都不要停留)。同样把中文意思按上,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不做标记。然后开始第二个 List。
        2. 第二遍可以考虑一天看 4 个 List(List 的数量酌情增加,没有一定之规)。
        3. 第二遍大概半个月看完。
      • 第 3 遍~第 N 遍:
        1. 第三遍看的时候要看所有单词(包括第二遍标记的),并同时标记第三遍新认识的单词(换一种记号,第二遍标记过的不要重复标记),如果第二遍做过标记的又不认识了,再记一遍,不用把标记涂掉。过到 2 个 List 的时候回来复习,只看无标记的,无论第二遍标记的还是第三遍标记的都强制跳过。
        2. 第三遍可以考虑一天看 6 个 List。
        3. 从第四遍开始至第 N 遍方法与第三遍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要酌情增加每次看的 List 数(即看多少个 List 后回来复习)和每天看的 List 数。
        4. 如果非要问 N=?,我觉得就选 N=30 吧。
      • 其他事项:
        1. 无论背到哪里停下,再拿起来要从那里继续开始。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零碎时间看单词。即使中间停的时间很长,比如好几天没有碰,也要从停下的地方继续。大部分人背单词放弃是在第一遍还没背完的时候。
        2. 每次的记号最好不要一样,这样你可以明白那个单词你是第几遍会的,如果需要重点看一些单词的话,可以有针对性的看一些背诵遍数较少的单词。
        3. 到第 10 遍左右的时候可以统计一下记住了百分之多少,如果已经到了 70% 以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没有记号的单词多过几遍。
        4. 背诵时不要往前翻,也不要往后翻,只背诵手里这一页。往前翻会发现以前背过的有很多都不会,往后翻会觉得还有很多要背,这都会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做事情效率。
        5. 当你背诵到第四五遍发现有还有大量单词不认识的时候,不要恐慌,因为总有一些单词是在第十几遍的时候才记住的。你会在其中某一遍突然发现自己记住了很多单词。
        6. 等背到十几遍时,到你会发现,你甚至一天花两小时就可以把词汇书整体翻一遍,后面背多少遍都变得简单了。
        7.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对于已经记住的和容易记住的单词,少记几遍;对于没有记住和不容易记住的单词,多记几遍。
        8. 不需要任何计划表,如果你仔细阅读了,你会发现只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不断的重复而已。
  • 坚持背单词究竟需要什么能力

    • 背单词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让自己变得更有耐心的能力。如果说无法长时间忍受无聊、缺乏耐心是我们的天性, 那么让自己变得更有耐心其实是对天性的一种驯化,能够帮助驯化这种天性的一种重要能力是恢复力(resilience)
    • 如果你背单词时走神了,请你在回过神来的那一刻,让自己继续背下去。你一开始的状态是背单词,走神相当于偏离了最初的状态,在你回过神来之后,你又回到了背单词的状态。这里用到的就是你的恢复力。你不断从走神状态回到背单词状态的过程,就是在不断使用你恢复力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在训练你的恢复力。
    • 在你明白了整套训练恢复力方法之后,训练的过程中你最好只记得「回过神来之后,继续背单词」这句话。
    • 如果你背单词有中断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情况,可以考虑把每天背单词的任务尽可能提前。此外,当你意识到自己中断了之后,在下一个可用的时间开始继续背单词。这也是在训练恢复力。
    • 这种通过训练恢复力最终提高耐心的方法,已经(可能)是最无痛的方法了,因为它并没有直接和你的天性对抗。并没有不让你走神,也不没有让你责备自己走神,更没有让你和走神这种状态对抗,只是告诉你回过神来之后该做什么。
  • 专门学习语法

    • 重要性
      • 高效学习一门语言,针对语法的专门性学习和训练必不可少
      • 方法与母语是不可以比较和迁移的. (环境)
    • 怎么学习语法
      • 阅读时,如果你遇到了单词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的句子,那么就说明你在语法方面出现了问题。 这时,请你查阅语法书,通过语法书的解释彻底搞定这种语法现象。
      • 在理解了这个句子之后,把这种语法现象和你自己碰到的句子记下来,当作是你要背的一个生单词,加到你每天的背单词任务里。
        • 原则: 这些东西有用,而且我们经常用

          比如,我们在实际阅读中也很少遇到一个名词前面堆五六个形容词的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用这种搭配去写句子,写出来的也是风格非常糟糕的句子。

  • 词典和语法书

    • 英文词典
      • Full-size Dictionary, 「全尺寸词典」: 通常只收录某一种英语的词汇,比如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 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词典有 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MWD,即《韦氏词典》,主要收录美式英语),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即《牛津英语词典》,主要收录英式英语) 等
      • Collegiate Dictionary, 「大学词典」或「学院词典」: 这种词典收录的词条比起大词典来少一些,但修订的频率更高,比较适合在校大学生使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词典有 American Heritage College Dictionary 和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两者主要收录的都是美式英语。
      • Learner’s Dictionary, 学习词典:
        • 优点:
          • 通常会标注英美两种不同的发音。
          • 释义单词会限制在一个常用的范围(通常在 2000–3000 词左右),你稍有英语基础就能看懂。
          • 通常除了英语版本之外,还会有英汉双解版本,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释义,也可以参考汉语释义。
          • 通常会包含更多的用法示例,如短语、搭配、例句等。
        • 推荐
          1.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ALD),即《牛津高阶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2. 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Dictionary (CCAD),即《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为《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3.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DOCE),即《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英·英汉双解版)。
          4.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MEDAL),即《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英汉双解版为《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5. 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即《韦氏高阶英语词典》,英汉双解版为《韦氏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6.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CALD),即《剑桥高级英语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为《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 语法书
      • 英语阅读参考手册(叶永昌 主编)
      •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 (3rd Edition)–《柯林斯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第 3 版)》(彭妮·汉兹 主编,李明一 译)

# 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 从阅读开始

    • 阅读的环境更容易打造
    • 阅读当中能积累最多的词汇和用法(语法)
      • 如果我们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和语法,等到再学听力口语时,很少需要专门去查词典和语法书,因为大部分词汇和语法现象你已经见过了。 assets/2021/Untitled2.png
    • 阅读本身就能为我们带来巨大收益
      • 如果你能够读懂英文,哪怕听不懂英语,也可以获得比只会汉语更多的信息。以 Youtube 为例,只要视频里的英文发音还过得去,哪怕没有配套的字幕,机器自动生成的英文字幕也相当准确,即只要你阅读能力够好,通过读字幕的方式,也可以看懂相当数量的英文视频。

        以互联网为例,根据 W3Techs.com 统计,目前使用英语的网站数量超过一半,与此相对应,汉语只有不到 1.3%。

  • 谈谈习惯的养成

      1. 如果你本身没有日常阅读习惯,那么以日常阅读英文材料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2. 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学成之后那种阅读的快感很难成为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过程中也更容易陷入「学这个有什么用」的自我怀疑。不妨跟着这套教程直接培养英文阅读习惯。
      3.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抵制读中文的诱惑,很多时候,阅读中文其实是一种休息和放松,在学英语的时候,这种感觉在对比之下会更加强烈。
      4. 学术文献中没有找到任何科学证据支持「21 天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拉利博士等人(Lally et al. 2009)的追踪实验至少能表明「 21 天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以中位数为参考标准的话,我们至少应该以 66 天为目标,而且需要谨记自己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5. 捷径的绝对路程并不一定短,只是相对短而已。打个比方,你不走捷径的话,路程是一万公里,走了捷径路程是九千公里,但九千公里也需要跋涉。
      6. 如果偶然有一次中断,并不影响习惯养成的效果。就算中间中断的时间很长,也可以通过恢复力来慢慢缩短中断时间,逐步养成习惯。
      7. 如果你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培养出这种习惯,也请记住,只要能够按照你完成公司项目的那种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会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 如何入手?——选择阅读材料(一)

    • 如果你自测的阅读成绩不低于雅思 5.5 分
    • 如果你自测的阅读成绩低于雅思 5.5 分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和第四册的文章开始练起。同样,按照这套教程后面的练习方法来练,每练习半本书,再自测一次,如果能达到雅思 5.5 分的水平,就开始使用前面说的那两类文章。
    • 该练习多少篇
      •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你能按照我们的训练要求,完成 100 篇文章的训练,那么这种类型的文章对你来说,就不成问题了。这一百篇文章能够涵盖阅读中常见的几乎所有的语法现象,以及此类文章中词汇的所有常见用法。 为了保证我们教程的学习效果,减少选择困难,我在这里给大家直接指定一些文章。 对于那些自测雅思 5.5 分以下的朋友,你需要通过练习新概念的文章,先达到 5.5 分的水平,然后再去练习下面这 100 篇。
      • 魔鬼 66 篇: 66 没别的原因,只因为 66 这个数字刚好对应了传说中撒旦的生日。希望练完这 66 篇之后,你能击败拦在你英文阅读路上的心魔。
        1. 托福 TPO 31—38 的所有阅读文章,共 24 篇;
        2. 剑桥雅思(A 类) 11 和 12 的所有阅读文章,共 24 篇;
        3. 经济学人(Economist)时代周刊(Time)ScienceDaily.com 中随机挑选 18 篇。 针对第 3 类,如果你有条件获取 经济学人(Economist) 或者 时代周刊(Time) 的文章,优先从这两份杂志中挑选。 为了保证练习效果,在挑选这 18 篇文章时,请做到:**1. 选择 700 词左右的文章(如果有时间长一点也行);2. 分散选择不同领域的文章。**但考虑到上述媒体都有付费墙存在,Science Daily 的文章都可以免费阅读,也可以选择 ScienceDaily.com 的文章。
      • 后续 34 篇: 在以下媒体中,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自行选择 34 篇文章: 经济学人(Economist)时代周刊(Time)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卫报(The Guardian)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同样,如果条件允许,强烈建议使用 经济学人(Economist) 或者 时代周刊(Time) 的文章来做后续 34 篇练习。
        • (如果确实没办法获取,可以继续使用 ScienceDaily.com 来练习。在训练阶段,我们有必要随机接触不同领域的文章,这样才能打好基础。不过必须说明一点,Science Daily 的文章多少算是通俗科学文章,模式化比较明显,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多选择一些其他来源的文章。)
  • 找到母语阅读体验——辅助精读法

    • 七步阅读法
      • 第一遍
        • 把握文章大意,这一点和你平时休闲阅读没有区别;
        • 标记出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并尽可能根据语境去推测单词的意思,阅读过程中不要查词典。
        • 在第一遍读完之后,你需要用你手里的词典,一次性查出所有不认识单词的意思,并找一张纸记下来。记的时候,注意几点:
          • 如果一个单词有多个释义,只记单词在当前语境下的意思,这需要你通过文章其他内容去判断,看哪一个意思是最顺的;
          • 只记录单词的汉语释义,并胡乱写在你手里的纸上。简单来说,不要按顺序写,也不要写英文单词本身,更不要直接写在那个单词旁边。
      • 第二遍
        • 如果你发现自己第一遍查出来的单词意思有可能并不是该语境下的意思,你需要针对这个释义作修正。
        • 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某个生单词你刚刚查过,马上就不记得了。这时首先请你努力想想它是什么意思,因为刚刚查过,有可能能想起来。如果实在想不起来,就在那张写着中文释义的纸上去找。
      • 看完第 2 点,你应该就能明白为什么我让你把单词的意思不按顺序胡乱地写在纸上了:因为这种寻找的过程相当于你把这个单词记了一遍。
        • 人的大脑都会偷懒,如果你把英文单词的意思写在它旁边,我们的大脑就会用最省力的方式只关注那个汉语意思,而忽视英文单词本身。
        • 但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做法,首先,你在想单词的意思的时候,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词上面,之后在寻找单词释义时,你把这个词和它的释义做了一次联接,这就是我们在阅读时,积累单词的方式。
      • 第三遍
        • 第三遍要做的事情和第二遍一致。
        • 我们期待三遍读完之后,你的单词问题应该能够全部解决。不过,如果后面某一遍你读到某个单词又不认识了,那么还是请你到那一堆释义里去寻找,这本身就是在记忆单词。
      • 第四遍
        • 从第四遍开始,这篇文章当中已经没有你不认识的单词了。如果这个时候,你依然有读不懂的句子,那说明你语法有了问题。确切的讲,是句法有了问题。
        • 这时,你需要针对读不懂的句子做句法分析。一般来说,做完句子分析,大部分句子的意思都能够理顺。
        •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做句子分析,不要着急,我们后面会专门的文章来讲解分析方法。现在,针对读不懂的句子,请暂时通过查阅语法书的方式解决。
      • 第五遍
        • 如果读到第五遍,在做过句子分析之后,依然有读不懂的句子,这时你需要求助语法书(即你手里的《英语阅读参考手册》)。
        • 请通过查阅语法书,彻底弄清楚面前的语法现象,并把这种语法现象和相应的句子记录下来。
        • 如果你查完语法书依然看不懂句子,这时可以去请教周围或者网上一些英语比较好的朋友,让他们给你彻底讲解清楚。
      • 第六遍
        • 读完第五遍,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你都能读懂了。第六遍请你从头至尾把文章再顺一遍,当然可能还有些磕磕绊绊,但你终于把一篇文章从头至尾都读懂了。
      • 第七遍
        • 最后再读一遍,这一遍你会比上一遍读起来更加顺利。
        • 因为不断地重复,你大脑不断地把看到的英文翻译成你能理解的汉语,这种翻译的过程会越来越短,等到第七遍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幻觉,觉得你似乎没有翻译,直接把英文读懂了。
      • 第七遍读完之后
        • 将生单词全部记录到生词本上(背单词软件),纳入到自己背单词的任务中。
        • 将第五遍阅读时,查阅语法书记录下来的语法现象也记录到记忆软件中,在背单词时,一并复习。
    • 注意
      • **这七遍阅读请尽量用整块时间一次性完成,最好能做到每天练习一篇,**这样能起到最佳学习效果,对于养成阅读习惯也会有很大帮助。如果时间不允许,至少隔天完成一篇练习。
      •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你使用辅助精读法训练时,**每练 25 篇文章,你会觉得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练到这个数量之前,不会有明显感觉。因此,在你练到第十几篇的时候,你觉得没什么提高,那么请你至少坚持到 25 篇看看。在你练到 50 篇的时候,可以再找一套剑桥雅思的阅读题目对自己做一下测试,相信分数会有明显提高。
      • **请在训练时忽略阅读速度。**首先,我们必须在读懂的基础上再考虑阅读速度问题,读不懂的话读得再快也没有意义。其次,你的阅读速度基本上只和阅读量成正相关,等你的阅读量提升之后,阅读速度自然就变好了。刚开始使用辅助精读法训练时,你会发现读完一篇文章可能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完全正常。但是随着训练量的提升,你的训练时间也会明显缩短。
      • 如果你今天遇到一个词或一种语法现象,学会了、弄懂了。明天你又碰到,但又忘了,也不要紧,继续再学一遍就好了。**这正是这种方法的好处之一:使用频率高的英语单词和用法,你碰到的频率会高,自然你学习的频率就高;**反之,使用频率低的英语单词和用法,你碰到的频率就低,自然学习的频率就低,但这些内容很多母语使用者也一知半解,因为他们碰到的也少。
  • 阅读时查词典

    • 词的语境意
      • 你遇到不懂的词及含义就把它记下来
    • 特定含义的词组搭配及惯用法
      • 把它们都当作单词就好
    • 查不到的单词怎么办
      • 一些新词(如 Covid-19)大词典也没来得及收录
      • 这种词可以求助于维基百科和 Urban Dictionary
  • 判断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

    • 把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看别人是否能够听懂;
    • 用两三百字概括文章的大意,自己去读,看是否能够读懂。
  • 真正(有用)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

    • 很多说自己「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的人,阅读水平往往也不怎么样。
    •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辅助精读 100 篇的练习,在你单词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平时浏览网页、阅读普通的英文新闻应该已经没有大问题了。至此,我们的阅读水平上了第一个台阶,学到了第一个真正可用的单位。但是,你现在的水平可能还不够稳定,如果你不能继续保持阅读习惯,那么很快你掌握的单词和语法就会被遗忘,你培养起来的阅读速度也会下降。
    • 要维持现在的阅读能力,可以选择每天读一篇现在这种难度的英文文章,也可以选择每天固定读一段时间英文,比如每天三十分钟。虽然我们不需要再读七遍,但请坚持做两件事:1)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记录到生词本上,继续按照记忆周期或者背单词软件的推送去背;2) 遇到不懂的语法现象,同样记录下来,和单词一起背。
    • 在完成了辅助精读训练一百篇的情况下,如果你的词汇量已经突破一万,也是你开始使用英英词典的好时机。在这个阶段的查词典的体验中,你会逐渐有一种感觉:看英语释义比看汉语释义更容易理解单词的精确含义。
    • 任何能力练成之前,都会有一段枯燥无味的时光。在语言学习方面,这种枯燥尤甚。因为,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力的回退。
    • 如果你有练习听力口语的需求,在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也是你开始训练听说能力的好时机。
  • 超越普通外语学习者——选择阅读材料(二)

    • 原则
      • 尽量选当代英文材料
      • 适合现在水平的材料
    • 参考类别
      • 自己领域的学术类资料(如论文,专著,技术文档等)
      • 非虚构类畅销书
      • 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作品
      • 圣经(The Bible)
      • 流行杂志及维基百科英文版
    • 现阶段阅读
      • 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以上;
      • 阅读时可以借助词典,至少读一遍,但保证读懂为止;
      • 保持记录生词和语法现象的做法,并按照记忆周期去背。
      • 此外,每次阅读时,尽量读到一个节点。
    • 书单
      1. A Planet of Viruses by Carl Zimmer
      2. The Alchemist by Paulo Coelho, Translated by Alan R. Clarke
      3.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by Malcolm Gladwell
      4.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by J. K. Rowling
      5. The Antidote by Oliver Burkeman
      6. Permanent Record by Edward Snowden
      7. Looking for Alibrandi by Melina Marchetta
      8. Steve Jobs by Walter Isaacson
      9. Principles by Ray Dalio
      10. Free to Choose: A Personal Statement by Milton Friedman & Rose D. Friedman
  • 两本让你事半功倍的词汇书

    • Word Power Made Easy by Norman Lewis
    • 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 by Mary Wood Cornog
  • 像母语者一样阅读——选择阅读材料(三)

    • 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穿插阅读,文学经典与类型文学穿插阅读。
    • 纯粹阅读自己必须要读的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 衡量阅读材料难度的标准
      • Flesch–Kincaid readability tests
      • Lexile Framework for Reading
    • 阅读速度提升的原理
      • 你更加熟悉每一个单词在特定语境下的意思,因此当你看到每个单词时,你的反应更快了。
      • 你更加熟悉每一种可能出现的语法结构,因此不再会出现,认识单词但读不懂句子的困扰。
  • 英语学习的原则——阅读篇

    • 阅读当代书籍报刊杂志,优先阅读畅销书。
    • 为完善自己的词汇库,要穿插阅读虚构类书籍(文学作品)和非虚构书籍,二者用词风格往往有巨大的区别。
    • 从适合自己难度的书籍入手
    • 如果自己的词汇主要来自学术圈,要多补充一些学术圈以外的资料阅读,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基础的读物。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很多依赖文化背景的内容不容易读懂。

# 同步提升听说能力

  • 听力和口语

    • 想要提升听力口语水平,需要具备必要的语音能力
    • 口语和书面语常见的表达不同
    • 我们无法用相同的方式对待听到的内容和看到的内容
      • 如果给你一段阅读材料,你必须从头至尾按照单词顺序阅读,每个单词只能看一眼,句子只能读一遍,在读完那一瞬间,你就需要马上理解,这对于很多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的读者来说也未必能做到,通常也不必要做到。但这正是听力要求我们做到的。
  •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每一个发音(一):音标基本知识

    • 英音 vs 美音
    • 如何掌握英语的每一个发音
      • 2021/Untitled3.png
      • 音标是什么
        • 无论是 IPA63、IPA88,还是 KK 音标,其符号主要都来自国际音标,而国际音标系统中每个不同的符号,对应的发音其实都不一样。比如,严格地讲,/ɔ//ɒ/ 两个音是不一样的,即从 IPA63 到 IPA88 这种变化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英国人的语音发生了实际的变化,就好比我们和清朝人说话的口音也有变化一样。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一个语音学专家,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你无论采用哪一套音标系统,学的都是现代发音,即你可以认为 IPA63 的 /ɔ/ 和 IPA88 的 /ɒ/ 是一个音。**其他的音也一样,对于我们英语学习者来说,通常你可以认为只是标记同一个音的符号不一样而已。 同样道理,你会发现从 IPA63 到 IPA88,辅音没有变化,这意味着英语中辅音的发音方式基本没有变化。KK 音标的辅音标记和 DJ 音标也是一致的,考虑到 KK 音标最早设计来标记美式英语,可以大胆猜测英美口音中,辅音基本上是一样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而且,这正是英美人发音互相能听懂的重要原因,后面你会发现,只要辅音发准了,大部分情况下交流都没有障碍。
        • 请看表格中黄色标出的部分,IPA63 的 /əu/ 这个音就是 slow 这个词中 ow 部分的音。但这个音对应到 IPA88 时,出现了两个符号 /əʊ//oʊ/,根据我们前面的说法 /əʊ//oʊ/ 应该是两个不同的读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英音和美音中 slow 的 ow 发音方式就是不一样,前者 /əʊ/ 是英音,后者 /oʊ/ 指美音。比如《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OALD)》第九版的音标主要采用 IPA88,你会发现 slow 后面标注的英音(BrE)是 /sləʊ/,而美音(NAmE)是 /sloʊ/。 至于 KK 音标的 /o/,理论上讲,只是一种宽式标音方式,对我们学习者来说,可以认为和 IPA88 的 /oʊ/ 的发音是一样的。(但 /o/ 这个标音方式更像是一个单元音,也反映出美国人在发这个音的时候更加短促,英国人更加悠长。)
        • 请看表格中的粉色部分,DJ 音标(IPA63/88)中的 /ə/ 这个音就是 ago 这个单词中 a 的发音,或者 actor 中 or 的发音。但是对应到 KK 音标中,变成了两个发音 /ə//ɚ/,其实这对应了美式英语的一种发音习惯,即元音后面如果出现 r 这个字母,通常需要发卷舌音,但如果没有 r 就不用发卷舌音。KK 音标中,/ə/ 标记的是没有卷舌音的情况,如在 ago 这个词中,a 的音标,无论是 KK 音标,还是 DJ 音标都是 /ə/ /ɚ/ 标记的是需要发卷舌音的情况,例如 actor 中因为出现了字母 r,用 KK 音标注音的美式发音是 /ˈæktɚ/,用 DJ 音标注音的英式发音是 /ˈæktə(r)/(括号里的 r 指在连读时需要读出来),DJ 音标的美式发音是 /ˈæktər/,这里音标中的 /r/ 指的就是卷舌音,因此严格地讲 KK 音标的 /ɚ/ 对应的应该是 DJ 音标的 /ər/
        • 同样道理,请看表格的蓝色部分,IPA63 的 /əː/ 和 IPA88 的 /ɜː/ 指的是类似 bird 这种词当中 ir 的发音,但发这个音字母组合通常都带字母 r,因此美语种会发卷舌音 /ɝ/。比如 bird 这个音的注音方式,英音:IPA88 /bɜːd/;美音:IPA88 /bɜːrd/,KK /bɝd/。即 KK 音标中 /ɝ/ 相当于 IPA88 中 /ɜːr/,但是因为美语中没有长音的概念,因此 /ɜːr/ 通常也写成 /ɜr/,其发音与 center /ˈsentər/ 中 er 的发音 /ər/ 可以认为是一样的。**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见到 /ɝ/ /ɜːr/ /ɜr/ /ər/ 这四个音,就当是一个音即可。**类似地,像 /ɑː//ɔː/ 这种音在很多美语词典也会用 /ɑ//ɔ/ 直接表示,比如《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CCAD 美语版),有疑问就查阅一下词典的发音说明。
        • 我们再来看表格的绿色和橙色部分。如我刚才所说,不同的标记表示不同的发音,/ɪ/ /iː/ /i/ 这三个发音应该都不一样。事实上,在现代英语中,/ɪ/ /iː/ /i/ 这三个发音都有,比如采用 IPA88 注音的牛津高阶词典(OALD),kit 的注音是 /kɪt/,baby 的注音是 /ˈbeɪbi/,feed 的注音是 /fiːd/,无论英音还是美音。但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你只需要掌握 IPA88 的 /ɪ/ /iː/ 这两个发音即可。如果 IPA88 的注音当中,出现了 /i/,如果出现在单词中间,比如 radio /ˈreɪdiəʊ/,就按照 /iː/ 发音方式去发,只是发得稍微短一点;如果出现在单词结尾,比如 baby /ˈbeɪbi/ 理论上你发 /ɪ/ /iː/ 哪个音都行。/ʊ/ /uː/ /u/ 这三个音标也有类似的情况,即在 IPA88 中,这三个发音你都有可能见到,通常遇到 /u/ 就按照 /uː/ 的发音方式,发短一点即可,在单词结尾也可以用 /ʊ/ 的发音。**实际语境中,单词结尾的 /i//u/ 如何发音,和后面单词的开头音也有关系,这一点后面关于音变现象的文章会提到。**如果遇到 IPA63 或 KK 的注音,直接按表格对应去替换。
        • 同样因为美语中没有长音的概念,一些美语词典和参考书会完全用 /i/ 来取代 /iː/,用 /u/ 来取代 /uː/ (这个音不是 /ʊ/),即你看不到 /iː//uː/ 两个音标,比如《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CCAD 美语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需要查阅词典的发音说明。也可以简单查一下相关的单词,针对 /i//iː/ 的问题,查一下 feed / kit 这两个词,如果 feed 的注音是 /fid/,kit 的注音是 /kɪt/,那么这本词典里的 /i/ 都当成是 /iː/ 来理解即可;针对 /u//uː/ 的问题,查一下 food / good 两个单词,如果 food 的注音是 /fud/,good 的注音是 /gʊd/,那么这本词典里的 /u/ 都当成 /u:/ 来理解即可。
        • 一些用 DJ 音标注音的词典(如《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CCAD 美语版)》),在标注美音时,还可能会用 /ɛ/ 来取代 /e/,比如 bed 一词的美音为 /bɛd/对于我们来说,/e//ɛ/ 这两个音也不用区分,事实上《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OALD)》上,无论英音美音,都用 /e/
        • 最后,right / carry 当中 r 的发音,或者 car 发美音时 r 的发音(卷舌音),在 DJ 音标或 KK 音标中标记为 /r/,但在正式的国际音标(IPA)中会标记为 /ɹ/。 因此,有一些教材和老师在讲到这个音时用的就是 /ɹ/ 这个符号,见到你就按照 /r/ 理解即可。
      • 我国大部分英语教材采用的音标系统是 DJ 音标,IPA63 / IPA88 都有,我自己上中学时的英语教材甚至分别给出了 IPA63 / IPA88 两种标注。我们常用的学习词典(如牛津、朗文、柯林斯)也都采用 DJ 音标注音,无论是标注美音还是英音。因此,通常我们说到的英语国际音标指的就是 DJ 音标。不过,上述词典可能会在 DJ 音标的基础上做一些小调整,具体请参见词典的发音说明,通常会在附录或前言中。很多在线词典也会给出自己的发音指导,比如牛津词典的发音指导:Pronunciation Guide,正版的词典软件通常也会有发音说明的附录(下图即为 CCAD 美语版电子版的发音说明截图)。除了国际音标及源自国际音标的 DJ / KK 音标之外,很多词典会自己有一套音标系统,比如《美国传统词典(AHD)》及 韦氏词典系列,如果你想学习或使用其中的音标,最好先阅读一下各词典的发音说明,一些词典甚至会给出自己的音标与 IPA 的对照表(如 AHD)。
      •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约定
        1. 本手册音标主要采用 IPA88(如下表),后面提到「音标」「国际音标」「DJ 音标」,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均指 IPA88。
        2. 由于美音中没有长音的概念,本手册讲到美式英语时,/iː/ /ɔː/ /uː/ /ɑː/ 这几个英式英语中的长元音,用 /i/ /ɔ/ /u/ /ɑ/ 取代。短音 /ɪ/ /ʊ/ 英美一致。
        3. **本手册中,美式英语中 /ɜːr/ /ɜr/ 这两个音统一标为 /ɜr/,并且不区分 /ɜr//ər/ 的发音。**英式英语中发 /ɜː/ 音的字母组合中,通常会有 r,比如 bird 这个单词中的 ir 的英式发音就是 /ɜː/ 在美式英语中,如果出现元音加字母 r 的情况,要加卷舌音,通常会注为 /ɜːr//ɜr/ (即 KK 音标中的 /ɝ/ 我们统一使用 /ɜr/ 此外,元音 /ə/ 在美音中加卷舌音的情况,如 center 中 er 的发音,用 /ər/ 表示(即 KK 音标中的 /ɚ/)。**对我们来说,/ɜr/ 与 /ər/ 的发音可以认为是完全一样的。**注意 /ɜː//ɜr/ 发音并不一样,前者不发卷舌音。
        4. 美式英语中,其他任何加卷舌音的音,都在音标中加 /r/ 来表示,比如 car 的英音为 /kɑː/,美音为 /kɑr/
        5. 此外,/ɪə/ /ʊə/ /eə/ 在美式英语中加卷舌音时,本应为 /ɪər/ /ʊər/ /eər/,我们简写作 /ɪr/ /ʊr/ /er/(标记方式和 KK 音标一样),比如 dear 这个单词的美音音标我们写作 /dɪr/assets/2021/Untitled4.png
        • 既然 DJ 音标可以为英文中所有单词注音,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掌握了 DJ 音标所有的发音,你就掌握了英语里面存在的每一个发音。这也是我们需要首先学习的语音知识。
      • 元音与辅音
        •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在呼气的时候说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话的时候需要停顿,需要吸气,没办法一口气不间断讲很长时间。我们在发出上面这些音标所代表的读音时,也只能在呼气的时候完成。以气流从嘴里通过的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读音分成两类:元音和辅音。如前面表格所示。
        • 元音: **所谓元音,就是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我们先用汉语拼音举个例子,你读「(啊)」,你会发现在读的时候,口腔中呼出的气流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这其实就是汉语中的一个元音。英文中的元音也是这样。此外,你在读汉语拼音「(啊)」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把手放在喉咙的位置,你会发现喉咙在震动,这其实是你的声带在振动,这种声音也称之为浊音。与之类似,**英语里面所有的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振动。**即英语的元音都是浊音。
        • 辅音: 与元音相对,**辅音在发音的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或声带)时会受到一些阻碍。**比如,发鼻音(/m/ /n/ /ŋ/)时,气流完全无法通过口腔,只能从鼻腔走;发 /p/ /b/ 这种音(爆破音)的时候,需要先闭着嘴,气流被嘴唇挡住,然后再被释放出去;/h/ 在发音时,气流会在声带摩擦。其他的辅音也对气流通过口腔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阻碍。
          • 有一些辅音,如 /b/ /m/,发音的时候,会伴随着声带振动(喉咙震动),称为浊辅音;另外一些辅音,如 /p/ /h/,发音的时候声带不振动,你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不到喉咙在震,这种辅音称为清辅音
          • 有一些辅音,如 /p/ 和 /b/,发音时口腔各部分的位置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声带不振动,是清辅音;后者声带振动,是浊辅音。这类口型相同,读音的差别只取决于声带是否振动的清浊辅音,在英语中共有八对。
          • 除此之外,英语中还有四个常见的辅音连缀 /tr/ /dr/ /ts/ /dz/。所谓辅音连缀是指连续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连在一起,通常依次读出来就好,比如 /tr/ 这个音,可以先读 /t/ 再读 /r/,快速连在一起读。只是这四个辅音连缀快速连读之后,声音非常短促,听上去像是一个音,对于我们英语学习者来说,最好当作是单独的音来学习。
          • 这四个辅音连缀当中 /tr//dr/ 发音位置相同,区别是前者不振动声带,后者振动声带;/ts//dz/ 的发音位置相同,区别是前者不振动声带,后者振动声带。这两对清浊辅音连缀,加上前面八个成对的清浊辅音,英语里成对的清浊辅音可以认为有十组,如下表所示(注意其中的 /tʃ//dʒ/ 属于单独的辅音)。 assets/2021/Untitled5.png
          • 如果你能熟记这组表格,对于你以后学习发音——无论是单个音标的发音,还是说整句话时发音——会有很大帮助。
        • 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
          • 大部分人第一次听到「元音」和「辅音」两个词,是在刚刚学完 26 个字母的时候。当时,老师就告诉我们有五个字母(AEIOU)为元音字母,其他的都是辅音字母。(并且是考试重点!)
          • 首先,请各位不要把「元音」「辅音」两个概念和「元音字母」「辅音字母」相混淆,前者指的是音标或音标所代表的发音,后者指的是英文字母。
          • 然后,我们来看「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这两个学了那么长时间的概念究竟有什么用。简单来说:
            1. 在一个单词里,如果一个字母发元音,那么这个字母通常是元音字母或者 y。(因此 y 也被称为半元音字母。)
            2. 在一个单词里,如果一个字母组合的发音里出现了元音,那么这个字母组合里会有元音字母或者 y。
            3. 辅音字母和只有辅音字母出现的字母组合通常发辅音,y 除外。
            4. 元音字母通常发元音。
          • 这几条规则讲完,必须说一句。英语本身有很多更加细致的发音规则,并且大部分(有一种说法是 80% 左右)英文单词符合发音规则,但在残酷的现实中,剩下那 20% 不符合规则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常用单词上面,这些单词你都需要专门去记。
          • 因此,上面这几条有个大致印象就行,简单记成「通常元音字母发元音,辅音字母发辅音,y 例外」就行,重点还是去记每一个单词具体的发音。
          • 如果遇到需要专门去记的发音规则,我也会在教程中提到,其他发音规则在听力口语的训练过程中,慢慢就能掌握。事实上,大部分发音规则及发音方法在你口语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忘记,就好像你在说话之前不会想某个汉字该怎么发音一样——其实是形成了肌肉记忆。
          • 本教程中,以后提到「元音」和「辅音」两个概念,如果不做特别说明的话,都指音标或音标所代表的发音。
    • 音频视频相关链接
  •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每一个发音(二):国人常见的发音问题

  • 如何根据音标读出英文单词

  •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所有发音组合(一):简单跟读法

  • 为什么我听到的读音和词典上标注的不一样?——音变现象

  •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所有发音组合(二):辅助跟读法

  • 听力口语的第一个台阶:What did you mean by …?

  • 句子的重音、节奏及语调

  • 学好听力和口语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 英语学习的高光时刻:走上听力口语的第二个台阶

  • 高光之后:按需学习听力口语

  • 副篇:口语考试准备要点

  • 第三个台阶

  • 目标: 2000 个小时——这就是横在我们面前的第三个台阶
    • 继续准备 18 个小时练习材料,按照前面的看剧学英语跟读法,跟读一百遍,完成剩下 1800 个小时的练习。练习材料依然以电影、电视剧为主,但也要适当添加一些新闻英语(如 BBC / VOA)、谈话节目(如 The Ellen Show / The Graham Norton Show)及英语演讲(如 TED)等
  • 问题
    • 永远会有听不懂的内容
    • 原本有趣的影视作品会变得乏味
      • 学习语言需要大量重复,单调重复是无聊乏味的源泉
      • 需要耗费大量你热爱的事物, 你要接受他们最后变得不那么鲜活
  • 英语学习的原则——听力口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