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随便说说吧:

接口是用来连接设备并传输信息的,所以接口设计的最重要原则是如何可靠、高效的传输信息,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接口用着是否方便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

以外部接口为例,从早年的串口 (COM 口,PS/2 接口),到后来的并口 (PRN 口)、VGA 口,再后来的电话线、网线口,再后来的 USB、1394,到今天的像 eSATA 这些,接口改变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速度,然后才有易用性的考虑。尤其是 USB 接口,最早就不是给可移动设备使用的,只不过后来人们发现这东西可以接插即用以后,才有了今天这么多的 USB 设备。

对于可移动设备,接口曾经一度没有规范可言,不知道多少人记得诺基亚手机的数据线,这就完全是一种厂商自己设计的接口,不属于任何标准接口。

直到后来,移动设备多起来了,人们才考虑要统一接口,并且考虑接口的易用性。

对于任何一个制定技术规范的组织来说,接口先要考虑的是传输速度和可靠性(比如最大传输距离、误码率等等),我相信任何用户在购买设备的时候,优先考虑的一个指标也是设备速度。当速度已经差不多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易用性才会列入技术规范的考虑范围。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像苹果公司这种,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但这种公司实在是太少了,并且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才能做到这一点,当然这也是后来才有的,苹果的老接口也设计的很糟糕。

为什么双面可插的 USB 才出来,因为用户体验不重要,就这么简单。只有当速度提升出现瓶颈的时候,用户体验才需要被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