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知道我写了什么,看不懂的,也不用再看再评论啦。我们不在一个频道。
如果你们要的是只有集体团结,只有一种声音,只有光明。
为什么偶像失声?为什么人设都是被塑造出来的?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为什么那么多文章被封杀?为什么疫情会这么蔓延?为什么呢?
问你自己做了什么。
这几天看到重庆一个 31 岁男子跳楼自杀砸死了两个未成年艺考女生的新闻。被砸死的女生一个 17 岁,一个 15 岁。
后续的媒体报道,将重点放在了被砸死的两个女生身上。其中的 17 岁女生,是父母失去了第一个独生子女后的第二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十几岁时离世,‘看遗体的时候,孩子的爸爸都是被背着去看的’。” 微博新闻中是这么写的。
我其实没有想象到,网友的评论会如此激动。几乎是一边倒地咒骂跳楼者,为什么不在家里死,为什么不吞药自杀,为什么不找棵树吊死,为什么不跳河,为什么不开煤气自尽,他这是在谋杀,他是垃圾是人渣,他的家人应该偿命,他应该下十八层地狱……
我竟然被噎住,看着这样的评论心里五味杂陈。一时间想起《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片头那些网络评论,和现实有着某种意义上的高度重合。
在电视剧里,网友们矛头所指的是一个在电影院里进行了无差别杀人行为的“万恶杀人魔”。而我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在自杀中误杀了两人的跳楼者。
受害者与施害者
这次事件中,被砸死的两个女孩,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媒体大肆笔墨渲染了其中一个女生的家庭。其中的缘由也许是目前媒体只能挖掘到这个女孩的信息,而另一个女生暂无了解。
也可能是比起另一位 15 岁女生,这个 17 岁女生的家庭更具有受害者家庭的代表性,更能引起大众同情心,从而达到吸引大众关注增加阅读量的目的。
也可能是跳楼者自杀的原因其实也很惨,但看起来就像在给“施害者”洗白,会挑战大众的道德底线,所以媒体故意隐去了跳楼者的背景信息。
而我之所以不太愿意相信跳楼者是带着报复社会的心情自杀的原因就是,如果他是恶意为之,那么早就被媒体渲染到万人唾弃甚至到了需要走法律程序的地步。而警方通报中,已经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
这个时候,大众的情绪被媒体报道牵着走。媒体选择了片面报道,大众看到了一部分的真相,然后大家都相信自己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那个看起来的“施害者”此时可以光明正大地被舆论绞杀、被口诛笔伐、被千刀万剐。
网友在这个时候展现了高度的团结:同情受害者,强烈谴责“施害者”。可是,在男女关系中的社会案件里,部分网友却善于施罪于受害者,却不去问责施害者。
比如性侵、出轨、家暴,依然有很多人在责难作为受害者的女性。甚至是之前某男子光天化日之下捅死了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实习女律师,也有不少评论在恶意猜测是情杀,诋毁女生,说她给犯罪者戴绿帽了。
这个自杀案件中,看起来的“施害者”会不会同时也是“受害者”呢?对于受害者,人们到底是如何界定的?这样算谋杀犯罪吗?一个正当意气风发的青年男性,为什么会选择跳楼自杀?
可惜没有什么人在问,没有什么人在意他为什么去死。明明他也才 31 岁啊。
有不给人造成麻烦的自杀吗
今年还看了个新闻。韩国的崔雪莉自杀后,具荷拉多次表示了难过和心碎,网友们痛批她是在蹭热度。而后不久她也自杀了。
多么魔幻现实啊。骂死一个,接着骂死下一个。戾气好像勇猛的战士,见神杀神见鬼杀鬼。留下的尸体堆砌成山峰,彰显着每一个人的伟岸。而每个人都可以在事后发表一句“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对待普通人的自杀,往往要求都很严苛。自杀者只有死在不妨碍他人生活的前提下,ta 的自杀才是光辉的,ta 才是清白无辜的,ta 才能真正通过死亡这件事来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为什么要选在闹市跳楼?自杀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他想吞药,应该如何准备这些药物?国家不允许安眠药滥用,不允许安乐死,一个人如果想死,用什么办法可以死得更痛快一点呢?
在家上吊或者开煤气自杀,如果没有被人发现,尸体腐烂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被人发现,到时网友是不是又会说影响邻居生活带来恶劣影响呢?在家死掉的话,这套房子会变成凶宅,是不是给房东带来极大的困扰呢?所以在家自杀的人,还要先攒钱买套房子吗?
在野外空地自杀,尸体横陈野外,会不会又给发现他的人带来心理阴影呢?会不会被说影响市容或者城市面貌?
跳河自杀,尸体堵住泄洪口或者各种关卡,亦或是漂到岸边或者河流下游,需要市政或者相关部门打捞,也是在给别人造成麻烦吧?
一个人,要怎么自杀才算是尽善尽美不给任何人造成困扰呢?
好像很难。怎么做都是错的。但如果是为了正义而死,为了清白而死,为了拯救而死,那就是正确的自杀,是可以被歌颂的,是可以被铭记的。
在活着的时候没有价值,死了却是个无尽的麻烦。既然活着这么麻烦,那是不是就不应该出生?人既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为什么选择死亡也如此困难?
但是,如果一个人想结束生命的愿望如此强烈,活着的时候已经这么痛苦了,那么死的时候又为何还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想跳楼便跳楼,想割腕便割腕,如果永远想着怎么给别人减轻负担,想着给社会减轻负担,一个人永远死不了,那自杀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死亡课题
《十三个原因》和《我们与恶的距离》是我暂时想到的和死亡命题比较相关的剧。
忘了之前在哪里看到的,中国的死亡教育非常欠缺。如何面对死亡也许是要重新审视的议题。
但我更想学习的是如何面对痛苦。
以下为 3 月 18 日更新
其实这篇文章是我去年写的。当时看到新闻评论区实在太难受,遂写了这篇文章,所以要说文章逻辑,的确不怎么样,现在看表达也有欠缺的地方,这点我承认。然后,接下来就大家评论的主要几个点说一下。
- 那两个女孩子不可怜吗?两个女孩子不冤吗?如果你是两个女孩的家人朋友你不会去谩骂那个跳楼者吗?
答:我当然认为两个女生比起跳楼者,绝对更值得同情。以至于我觉得这个当然会让我和别人有这个共识所以不需要赘述,我全篇内容是基于这个共识之上来写的。我从来没有表达过对两个女生的憎恶,也明确说过两个女孩是绝对的受害者。这里有我表达的不到位,而有人非要以此为据来说我对两个女孩没有同理心甚至咒我被人砸死,我无话可说。
以及,我对待死亡的难过情绪总是盖过愤怒情绪。所以如果,如果有亲友遭受这样的不幸,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痛苦和绝望,而不是谩骂。这只是我个人的反应,不做代表性。也是如此,看到新闻的时候,我没有去骂跳楼者。
2.他这是谋杀啊!平安夜闹市跳楼不是谋杀是什么?
答:我认同他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但至于是否是谋杀我觉得要打个问号。
过失致人死亡也要负法律责任。同样的我没有写出来,也是以为大家有此共识。我做了各种他跳楼场景的假设,并不是洗脱罪名,只是假设而已。如果这里有释意不明的地方,也是我的表达问题。抱歉让大家误解。
至于我要在是否谋杀这里打个问号,下面我会另行论述。
3.我列举的自杀麻烦无法和砸死人相提并论。
答:我做的各种假设,是想说明“自杀这件事从来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所以人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死”。文章看全再说话,断章取义没必要。
4.“不要看我做了什么坏事 看看我有多惨好吗!”
答: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请不要随意曲解我的意思。依然和上一点一样,我做的各种假设,是想说明 “自杀这件事从来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所以人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死”。文章看全再说话,断章取义没必要。
然后,再说一些我想说的。
我和心理咨询师朋友也讨论了一下,这里借用一下她的说法:
“从心理上来分析,自杀者选择这样的环境实施自杀,他心理是有愤怒的,对社会的和对家人的都有。人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无人知晓的方式和地点自杀。他这种更多的可能被自己抑郁情绪困扰,无法去顾及他人感受,带着愤怒的或者情绪失控的激情自杀。后果如果转嫁到他家人身上,更近一步完成了他对家人的恨。”
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我个人觉得还需要加个前提,即自杀者在跳楼时的意识是清醒的。我现在一样在做假设,注意是假设不是脱罪:如果他在跳楼的时候意识不清醒呢?而这事情真相我现在也无法知晓了,媒体对此的报道太少了。即,我认为只有在知道事情完整真相的情况下,我才能真正对他的死亡表达带价值取向的观点。在此之前,我只能表达: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了,还有那么多网友不加探讨就恶言相向,隔岸观火地浇油上去。
再说到媒体,我评论区也说过,媒体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再做一个假设:
“如果是一个不断遭受了家暴的妇女终于受不了家暴跳下来砸死了两个十几岁的青年小伙,小伙也是遗孤什么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舆论又会怎么样呢?新闻媒体会如何报道呢?媒体依次披露事情真相,先说‘一妇女闹市跳楼自杀砸死两人’,过几天再说’被砸死的一个是少年,是家里的遗腹子,父亲远在 xx 务工‘,过几天再说’自杀妇女曾长期遭受家暴,跳楼前正被家暴‘。如果媒体这样依次来披露事情真相,你会如何评论呢?”
这也是我列举的一个假设,你可以结合媒体依次披露的现实信息结合起来看看。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不是第一时间想到去谴责自杀者,而是说“为什么没有人问他为什么自杀?”、“本身已经是一件很难过的事了,为什么大家还要恶毒谩骂”。
当然了,这也是我个人观点。有人非要我说我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说我圣母 biao,私信来骂我傻 x,我也不多说了。评论区留言可以,私信、艾特我来骂我一律拉黑。
我没有说那两个女生就不惨不可怜,而是不管自杀者、女孩的家人,活得痛苦这件事没有任何人可以理解。这里的自杀者和两个女孩本不是二元对立的,这个世界不是界限分明的。网友们会这么骂他,是把人的根本的复杂性给抹杀掉了,只能看到最直接的善恶对立,但人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而很多新闻媒体也有意构建这样二元对立的世界,媒体的导向太明显了,不抽离出来很难看到这一点。
那些网友骂得这么恶毒,也不是真的站在两个女孩那一面,他们也不了解两个女孩,如果砸死的不是两个花季少女而是两个在逃罪犯呢?他们还能这样义正严辞地辱骂吗?本身这个悲剧已经是很随机的了,但是大家都只想着谴责、问责,而不去究其原因,那这种事情只会愈演愈烈。
不论你观点是否和我相同,我也说过,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没有关闭任何评论,我想看到大家讨论,而不是恶毒谩骂。
这篇文章当时写的时候,是发在自己微信的,所以对于一些基本共识没有阐述,逻辑也比较零散和无序,这里为表达不足引起的误会致歉。当时也没想到要贴到知乎上来,更没想到被这么多人看到了。
最后,再说一些非常真实的恶意:有人在评论区留言各种自杀办法,被我折叠了评论,然后私信来要我取消折叠。我拒绝了他,说我做不到。他开始了对我的人身攻击。
我觉得这是让人可怕的恶意。
首发于我的个人公众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