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序言 可能性的艺术:通过比较理解政治

第一章 全球视野

1. 政治比较的维度

NOTE

我们不妨从“联合国幸福指数”两端的两个国家说起:一个是北欧的丹麦,一个是非洲的布隆迪

2022-12-12 23:11:14

NOTE

那些在幸福指数上排名靠前的国家,大多数在政治体系方面靠近丹麦,而那些人民幸福感不强的国家,大多数在政治体系上更靠近布隆迪

2022-12-12 23:12:25

NOTE

威权

2022-12-12 23:13:57

NOTE

我们发现,在布隆迪这样的国家,无论政府以哪种政体形式存在,它都没有能力控制冲突、发展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

2022-12-12 23:16:01

NOTE

不告奸者腰斩”,邻居犯罪你不告发连你一起斩

2022-12-13 14:12:29

2. 和平的“爆发”:一个黄金时代?

3. 天下与我:国际格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4. 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全球化的经济后果

NOTE

经济全球化虽然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给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带来了大发展,却牺牲了西方国家的蓝领工人,尤其是制造业工人。为什么?因为很多工作都跑到发展中国家去了,就算是留在发达国家的工作,工资也被压低了。这些被经济全球化抛弃的人一气之下动员起来,把右翼政治家选上了台

2022-11-19 11:44:57

NOTE

:西方发达国家,至少西方国家的底层,是全球化的受害者

2022-11-19 11:45:11

NOTE

当时流行一个理论,叫作“世界体系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世界被分割成所谓的“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中心地带”由于贪得无厌,不断从“边缘地带”榨取资源,将其陷入永久的贫困。因此,所谓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本质上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发展中国家几乎不可能通过全球化实现翻身

2022-11-19 11:45:38

NOTE

在美国蓝领工人眼里,他们花了一两百年斗争换来的工人权益——最低工资、最高工时、休假补助、医疗保障、集体谈判权……这些东西在全球化形成的连通器面前,突然变得没有意义了。全球化一个浪头就把他们打回了“丛林世界”

2022-12-13 14:23:02

NOTE

CEO们财富爆炸性增长,白领阶层也与有荣焉,只有蓝领工人成为“没有赶上火车的人”

2022-12-13 14:27:32

5. 为什么瑞典也如此排外?全球化与文化反弹

第二章 政治转型

6.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1)

7.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2)

8. 法国往事:转型浪潮中的第一艘泰坦尼克号

9. 埃及: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

10. 南非:转型何以软着陆?

11. 印度:民主为什么“不管用”?(1)

12. 印度:民主为什么“不管用”?(2)

13. 伊拉克:铁腕强人是救星?

第三章 国家建构

14. 什么是国家?从墨西哥的毒贩集团说起

15. 为什么要“重新带回国家”?比较政治学的轮回

16.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战争

17.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文官制与国家

18. 美国:国家建构的另类道路(1)

19. 美国:国家建构的另类道路(2)

20. 国家建构的瓶颈:阿富汗的悲剧

第四章 政治文化

21. 韩国电影中的革命:观念的水位与制度的变迁

22. 何为民主文化?泰国困局

23. 恶真的平庸吗?暴民考古学

24. 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预言?(1)

25. 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预言?(2)

第五章 政治经济

26. 智利:皮诺切特之后

27. 委内瑞拉:如何毁掉一个国家?

28. 新镀金时代?不平等的幽灵(1)

29. 新镀金时代?不平等的幽灵(2)

30. 政治的可能与不可能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