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献
前言 附近的小世界
第一章 都市里的陌生人
城市旅居者
NOTE
他们不在北京长期定居,只在这据说随时会被拆迁的胡同角落寻觅到可供暂歇的廉价居所。
2024-09-02 16:49:21
NOTE
“务工”一词,本身已经诠释了他们从个体变成劳动主体的过程,并且决定了他们的劳动身份:他们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拥有权利地位的“工人阶级”,也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传统农活的“农民阶级”。“务工”意味着劳动只是临时性的工作,是随时会被解雇的劳动身份,无法享受到诸如住房补贴、医保、教育等城市户籍居民所享有的福利待遇。
2024-09-02 16:52:33
NOTE
绝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在离开家乡之前就已经非常清楚,他们将要在庞杂的城市生态体系里寻找一个容得下自己的缝隙。
2024-09-02 16:53:29
NOTE
美国学者黛安娜·马尔卡希(Diane Mulcahy)在《零工经济:推动社会变革的引擎》(The Gig Economy)一书中将零工经济描述为“如果把当前的工作世界看作一把尺子,设想它一头是传统意义上由企业提供的职业阶梯,另一头是失业,那么两头之间范围广、种类多的工作选择便是零工经济”
2024-09-02 16:59:22
NOTE
与其他年龄层相比,“00后”群体探亲频率相对略高,但并未表现出更为密切的与家人联络频率
2024-09-02 17:17:38
NOTE
第四,“00后”第三代农民工的主观不公平感更加强烈,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回报率较低,且有较高比例认为自身所处的阶层地位属于最低阶层。
2024-09-02 17:17:45
NOTE
我把这种社会形态,称为“悬浮社会”[插图]。“悬浮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所有人都处在一个没有根基的状态之下,每个人都非常迫切地渴求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获得他人的认同。
2024-09-02 17:20:00
第二章 文学课
地图上的距离
NOTE
一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生,就说了这样一番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2024-09-02 17:26:27
NOTE
“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2024-09-02 17:40:14
NOTE
北京对于军军来说,并不是一座五光十色的都市,而是无数个等待装修的楼宇和工地,凌乱、混浊,有漫天的尘土。在那里,有些人来了,有些人又走了。
2024-09-02 17: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