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推荐语
献言
序言 当思想有了性
第1章 更好的今天
共同富裕
廉价的光明
节省时间
幸福
困境
相互依存的宣言
劳动的繁殖
自给自足就是贫穷
重返世外桃源
新的呼唤
第2章 集体大脑
智人的出现
开始以物易物
以狩猎换采集
沿着海岸往东去
咱们交换吧
李嘉图的魔术
创新网络
近东地区的网络
第3章 制造美德
信任的精髓
未来的阴影
既然信任让市场运作了起来,市场能激发信任吗
强制是自由的对立面
企业怪物
商贸和创新
规则与工具
第4章 养活90亿人
没有交换贸易,就没有农业耕作
资本与金属
卑贱的野蛮人?
化肥革命
博洛格的基因
集约式耕作拯救大自然
错误的“有机”呼吁
改造基因的多种方法
第5章 城市的胜利
乌尔城
棉花和鱼
旗帜跟随贸易走
海洋革命
政府分裂的好处
从恒河到台伯河
沙漠之舟
比萨商人
皇权下的中国
再次废除谷物法
城市的示范效应
第6章 逃离马尔萨斯的陷阱
中世纪的崩溃
勤劳革命
例外的英国
人口过渡
费解的现象
第7章 奴隶的解放
富裕了还要更富裕
金属腹地
有需求就有供给
煤炭是王道
发电机
热就是功,功就是热
生物燃料的疯狂世界
效率和需求
第8章 发明中的发明
创新像野火
受科学所驱动吗
是资本的功劳吗
是知识产权的作用吗
是政府出力吗
是交换的威力
无限的可能性
第9章 转折点
坏消息简史
转折点迷恋征
糟了,还要更糟
NOTE
在反动派和激进派之间,在怀旧的贵族、宗教保守派、生态原教旨主义者和愤怒的无政府主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联盟,立志要劝人们保持焦虑和警醒的态度。他们的共同主题是,个人主义、技术和全球化正迅速把我们带向地狱。“几十年来一直塑造着西方时代精神、渴望停滞的社会批评家们”(语出弗吉尼亚·波斯特莱尔)震惊于世界的飞速变化,又痛感知识分子的崇高地位给鲁莽的商人败坏,不断抨击新生事物,急盼稳定。
2022-08-15 16:30:21
NOTE
反动派和极端分子认为,“选择太多”是一种迫在眉睫的重大危险——超市里陈列着成千上万的产品,每一件产品都在提醒你,你的预算太有限,你根本没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这让人堕落,让人感到困惑。“相对琐碎的选择把消费者淹没了。”
2022-08-15 16:31:22
NOTE
马尔库塞否认了这种观点,相反,他提出,资本主义强迫工人阶级过度消费。这个看法在学术讲座上引起共鸣,众人皆点头附和,但在现实世界,这是个纯粹的垃圾说法。每当我走进超市,从来没见过有人会因为无法做出选择而痛苦不堪。我看到的是,人们不停地挑挑选选。
2022-08-15 16:32:16
NOTE
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相信:“对越来越多的英美人而言,‘企业文化’意味着过度劳累、焦虑和孤独的生活。竞争把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哪怕小孩子都被逼互相竞争,最终因此生了病。”
2022-08-15 16:33:31
NOTE
人们并不把这种心态用到自己的生活上: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会比事实上活得更长,把幸福婚姻维持得更久,更多地外出旅行。
2022-08-15 16:35:08
NOTE
可调查结果始终表明,人对自己乐观,对社会却悲观。
2022-08-15 16:35:50
NOTE
这是我们全体都具有的一种无意识认知失调
2022-08-15 16:36:05
NOTE
人们对输掉一笔钱的厌恶感远远比赢得同一笔钱的欣喜感要强烈
2022-08-15 16:36:20
NOTE
只有20%的人具有显性的羟色胺转运体长基因,具有这种基因的人,往往天生就爱往光明的一面看。(可能跟乐观性格相关的承担风险意愿也有来自遗传的成分:20%愿意在财务上冒险的男性,都具有7次重复的DRD4基因。590这一基因在大多数国民均为移民后代的国家更为常见。)
2022-08-15 16:36:48
NOTE
悲观主义里蕴涵着巨大的利益啊。要是慈善机构说情况越变越好,它肯定筹不到钱。要是记者跟编辑说,自己打算写一篇文章,谈一谈灾难发生的可能性不大,这文章肯定上不了头版。好消息不是新闻,所以媒体扩音器对任何政治家都不看好,记者和活动家们也都振振有词地警告大难即将来临。故此,施压团体及其媒体客户竭尽全力寻找哪怕是最只鳞片爪的厄运统计资料
2022-08-15 16: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