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他被安排得是否明明白白,满满当当。

在职场里啥也不管,只管闷头做好眼下的事。

这不就是把学生思维下的安排定律给搬到职场上了吗?

~逃不掉的安排定律

有这种思想的人,想得最多的就是,你别给我整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你只管告诉我,我做完多少活儿,干到啥程度就能挣到多少钱,就能升职加薪,刷够多少业绩和指标就能评下职称就行了!

而且你可一定要说好了!说好就不能变的那种!

这样我就照着做就行了!我做到了那就是我的!

这种思维和做法确实没啥问题,因为学生时代的我们,也是靠着这种淳朴的想法,一步步刷分晋级,过关斩将,拿下了自己的辉煌学历的。

在职场上,也有很多业务能手,技术达人,是这样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更多这样做的人,付出与回报并不成正比,甚至十分不成正比,他们往往会被职场上的其他人亲切地成为老黄牛,干活都有老黄牛的份儿,论功行赏,可就不一定了。

职场上的摘桃派和马屁派可最喜欢跟老黄牛们搭档了,你负责干,我负责忽悠,最后咱们三七,哦不,你猜我们会几几分?

这就直接导致了,国内既有大量的研究所国企,养了大量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薪资待遇却一直十分感人,在体制外也有大量企业,研发是最苦逼的存在,他们的工资不一定全公司最低,但性价比一定是最低的。

就是因为,他们除了闷头干活,啥也不想管,而且很容易就把自己的各种“职场权利”给授权出去了,让更会“玩”职场的人代表自己去谈判。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部分活儿是老黄牛干的,但是功绩还是要分给“玩”职场权术的人,因为你的功绩都是他们“要”过来的。

很多人努力润到了国外,依然还是充当着老黄牛的角色,以至于给很多人留下了一个华人出国在大厂里就适合做工程师的印象。

我为什么会说这些人取得的成就主要取决于被安排的程度呢?

因为总有一些人,会认可老黄牛并在“论功行赏”的时候给他们尽量多分一点的。

这其实还是千百年来,一些人骨子深处的,要遇到个好皇帝,好圣人,好青天大老爷,好领导的思想。

但你的利益,是靠你争取来的,而不是靠别人赏赐来的。